大江时评:畅通农产品“产销路”,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
农产品消费,一头牵着百姓餐桌,一头系着农民生计。日前,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23项实招,进一步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农村潜力巨大。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得多元化、品质化。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聚焦发力,旨在通过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推动城乡要素流通顺畅,持续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好产品要有好销路,就必须让好品质“看得见”,让消费者“愿意买”。面对种类繁多、品质各异的农产品,如何将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关键在于让品质“看得见”,将抽象的品质转化为具体的可量化指标。此次《实施方案》在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到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提出了新举措,绘就了新路径。譬如,顺应消费需求,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提高“三品一标”水平,推动实现优质优价。可以说,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既是农产品质量管控从“安全底线”向“品质高线”跃升的重要一步,更是优化供给,让更多农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卖得俏”的关键一招。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文旅融合是一条宽广的发展之路。以江西来看,该省近年来依托优良生态禀赋,创新发展“文旅+节庆”激活流量经济,“文旅+跨界”培育新兴业态,“文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激活了江西农文旅融合的新动能,在赣鄱大地上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在江西婺源县,当地大力挖掘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将好风景“串珠成链”,成为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此次《实施方案》在推进农文旅融合方面推出了深化游购一体、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等“硬核举措”。其中,在乡村特色文体活动方面,今后既要加大力度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又要实施“文艺赋美乡村”行动,打造一批绘画村、风筝村、乐器村等文化艺术村,通过“村艺工坊”等场所推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
政策搭好台,群众多收益。总的来看,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保障生产端“有好货”、流通端“货能达”、市场端“货好卖”。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举措的落细落地,必将有力推动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为农民增收致富增加更强底气,助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何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