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这座城竞逐核技术新赛道,何以“加速跑”?
原标题:
产业新赛道上“加速跑”
——探访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
新赛道,新蓝海,新动力。
在长江之滨的瑞昌市,美丽的天嗣山公园旁悄然兴起一座占地135亩的科技园区。这一园区正撬动着九江市,乃至江西省迈入一个全新的产业赛道——核技术应用产业。
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积极拓展产业新赛道,立足自身实际,选准发展赛道,打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瑞昌市核技术应用产业何以脱颖而出?8月4日至5日,记者来到瑞昌市采访,实地感受其在产业新赛道上的“加速跑”。
8月5日,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调试AMS加速器。通讯员李一琦摄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核”充满了神秘色彩,甚至有人谈“核”色变。“其实,核技术在经济、民生甚至考古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4日上午,瑞昌市副市长、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青华向记者介绍说,比如,核技术在农业中应用,能储存保鲜农产品、根治虫害;核技术在医学、环保和安保等民生领域应用就更广泛了。
在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记者随同黄青华来到辐照中心。这个中心是该研究院已建成的四大平台之一,其他三个平台是:中子科学中心、高压加速器中心、核孔膜应用研发中心。
目前,辐照中心已开展商业化运营。黄青华介绍说,“辐照加工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新型灭菌技术,将包装好的产品放入辐照室,利用射线穿透杀菌,可以有效消灭细菌,起到储存、保鲜的作用。”
现场,一名操作员正用铲车将一包包处理好的出口宠物食品装车。目前,辐照中心可进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卫生用品等领域产品的辐照灭菌。
近年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年产值规模仅占GDP的0.5%。美国相关产业年产值占GDP比重超过3%。我国核技术应用集中在工业领域,欧美等国家核技术应用集中在附加值更高的核医学领域。
“目前,国内核药原料严重供不应求的,基本上都靠进口。”黄青华介绍说,差距就是潜力,未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以治疗癌症的“明星药”阿尔法核药锕225为例,一毫居里能治疗一名患者,价格20万元。“我们把九江地区定位为核药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基地、核药研发制备基地,正规划建设一个年产量50居里锕225的生产线,加快发展核医疗产业。”
4日下午,得知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前来瑞昌市洽谈合作事项,记者来到园区采访。刘斐教授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她正在着手研究一项旨在提升生物检测技术精准度的课题。刘斐介绍说,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的交叉,能解决许多生物医药以及农业方面“卡脖子”的难题。双方打算联合申请专利,推进更高精度的生物检测技术及应用产业。
漫步园区,环境优美,山水相映,面积不大但别有洞天。湖边一角有座六角木制凉亭,原木经过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木材硬度和抗腐朽能力大大增强。
那么,是何种机缘让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落户长江之滨呢?
2017年前后,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并在瑞昌市挂职副市长的王伟,就曾全力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引入瑞昌。当时,北京正加快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根据发展战略需要,在全国寻找合适的布点基地。瑞昌市招商引资环境在江西名列前茅。双方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难得的合作机遇。瑞昌市对于“院地共建研究院”积极响应,伸出橄榄枝:在土地、厂房、设备等硬件上大力支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选派瑞昌籍干部黄青华到瑞昌市挂职副市长,以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双方一拍即合,2018年签约;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2019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从谈判落地到规划建设,再到正式运营,黄青华全程参与了项目建设过程,并坚守在瑞昌七年。他介绍说,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瑞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也是中核集团第一所“院地共建研究院”。
8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研究院采访。在中子科学中心,这里主要从事加速器型中子发生器的研制、生产,开展中子照相、单粒子效应、核数据测量等分析测量研究。“这是利用中子射线‘工业CT’,帮助航天器、舰艇以及大坝桥梁等进行安全检测。”一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为记者作了通俗解说。
黄青华介绍说,瑞昌市已规划“一院三区”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即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创新中心和“20产品园区”“低氘水园区”“核技术产业园”三个园区。
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瞄准了研究院“硬核”科技。一家上市公司与研究院合作,计划总投资60亿元,在瑞昌市推进稳定同位素产业,主要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低氘水,建设全国第一个氘代新材料产业园。
作为核技术应用产业科创平台,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还拥有我省唯一一台加速器质谱仪(AMS)、强流紧凑型中子发生器,甚至是全国唯一的商用串列加速器生产基地;目前该研究院已取得亮眼的科研成果:
研发的加速器质谱仪(AMS)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用于核素超高分辨的测量,能减少碳-14考古年代测定误差;
已投产的粒子加速器,正在推广半导体产业的应用——离子注入机项目已经开展;
开发的重离子微孔膜,已用于精密型输液器过滤膜、重离子微孔防伪膜等领域开发利用;
全国第一台商用串列加速器去年10月已交付用户;
…………
拓展产业新赛道,既要耐心培育,又要舍得投入。目前,瑞昌市在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产业基金支持等方面出台利好政策,全市核技术应用产业开始进入收获期,未来3年预计产值可达100亿元。
据介绍,在创新平台建设上,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正全力创建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共建核技术应用江西省实验室;产业方面,加快建设稳定同位素生产基地、射线装置装备制造基地等,打造检测测试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丰富核技术应用产业场景。
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科技园区一侧,高耸的塔吊和吊车起重机正在施工:先进加速器研发应用中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
长江之滨,新赛道上,产业正向未来。
记者手记:耐心培育 舍得投入
七年磨一剑,一朝显锋芒。自2018年开始,瑞昌市开展的是一场静悄悄的行军:在稳住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耐心培育、舍得投入,积极拓展产业新赛道。
江西核技术应用产业拥有较好的基础。如今,省委、省政府正着手研究谋划推进产业新赛道建设,我省做大做强核技术相关产业前景广阔。
瑞昌市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启示是:要坚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研究清楚新赛道有哪些链条和环节,本地有哪些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科创平台,充分依托优势,找准切入点,科学谋划布局产业新赛道。同时,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全力争取、各方支持,通过引进一个项目带动形成一个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冬明 罗晋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