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模板是一种什么心态

2025-08-11 08:37 阅读
浙江宣传

“以前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模板?”这些话在职场里,就像一句句“万能咒语”,似乎只要念上一遍,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好的模板原本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但过度依赖,却容易让人掉进路径依赖的泥沼、困入思维定式的牢笼。遇到新问题,碰到新情况,不沉下心去独立思考,却急着套用已有的“老黄历”、照抄现成的“标准答案”。

为什么“模板依赖症”会在我们身边存在甚至根深蒂固?又该如何打破这一困局?

一百多年前,亨利·福特开创流水线生产模式,让汽车走进了普通家庭,推动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有的企业起初排斥这种模式,死守着传统生产的“老模板”,被远远甩在后边;昔日DVD租赁巨头百视达,因固守实体门店而错过流媒体浪潮;曾经盛极一时的一些互联网门户,因跟不上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发展趋势而逐渐丧失竞争力……不少错过,发生在固守经验的一刹那;不少遗憾,源自未能突破惯性的牵引力。

好的模板是前人的经验积累,是被证实的有效路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瞭望更广阔的天地。但是,若形成了路径依赖就很危险。遇到需要创新突破的新任务、时代境遇中的新问题,可能就会因为思维定式导致“新瓶装旧酒,越喝越没有”,搞不出新突破,闯不出新名堂,更谈不上逆势发展。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依赖模板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察觉到危险时,早就来不及了。当外部环境改变,如果还用老一套来应对,反应迟缓、错失机遇是必然结果。不愿打破思维定式,就会被后来者超越;跳不出模板的“舒适圈”,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若不能加快转换思维,那么很有可能,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图源:“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很多人都知道因循守旧不好,但“模板依赖症”依然挺有“市场”,或许是因为它契合了我们的种种心态。

“现有一条路,那就省省事”。在有些情境下,模板确实是好用的第一选择,沿着熟悉的路径做事,既不用费太多脑筋,还能快速得出结果。待在“舒适区”里,虽没有突破、没有成长,但也安安稳稳,不会犯大错。而且,参照模板做事,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把责任推到模板上。这让一些人不愿冒险尝试新方法,慢慢失去了求新的锐气和闯劲儿。

“外头不重视,哪来啥动力”。有的单位重视表面功夫,而忽视了工作实效;有的地方不鼓励创新,觉得过得去就行;还有的地方制度严苛,对失败的容忍度不高。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一些人选择不断复刻模板,只有千篇一律的“产品”,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长此以往,创造力便被消磨殆尽。

“大家都这样,那我也这样”。突破模板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选择,这种创新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未知和风险。如果前路迷雾重重,不少人会选择“随大流”,在“求稳”心态下想法子规避风险。可是,若人人都如此,谁还勇往直前,谁来引领行业呢?

模板并非洪水猛兽。模板之所以能成为模板,就因为它是曾经的探索,是已打下的基础,代表着过去的经验总结,我们不必一味抛之弃之。但随着环境改变、技术革新,“老一套”可能会变得不再适用,我们要做的便是在模板的基础上打破套路,为之“穿上新衣裳”,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模板之外。

竖起对机遇敏感的“天线”,一起来“找麻烦”。事业发展、科研创新,都不能靠一成不变的思路,碰到棘手的新问题,模板就会有点“跟不上趟”。瞅准关键时刻“拼一把”,紧盯重要环节求突破,别嫌麻烦,别嫌啰嗦,在解决难题中拾起更多机遇、闯出更多路子,在实践中摸规律、找方法,就会发现总有一条路是“天无绝人之路”,再造一个新模板也没有那么难。

培育“明天思维”,用长远眼光“钓大鱼”。不论你在上一个时局中取得了第几名,要想拿到下一个时局的赛点,必须敢于创新、放眼长远,在模板基础上再次探索。为了实现突破式的发展,还得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跳出“舒适区”,勇于探索未知之中蕴藏的无限可能,做更多长期主义的事,主动获得新场景的“参赛资格”。

还需要宽容的氛围,别急着说“no,no,no”。如果一个社会能包容失败,就能激发各行各业迸发更多“金点子”“小火花”。小心呵护创新的种子,不让过度苛责带来“谨小慎微”的氛围和“如履薄冰”的自保。努力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从上到下用制度导向给予创新主体更多信心,即使偶尔犯了错,大大方方重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到探索的队列中来。

破除“模板依赖”是一场全面的思维革命,既要借鉴前人经验,又要保持独立思考,既要回望来时路,也得用好“将来时”,如此才能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法,在时与势的波诡云谲中找准合适的方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