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职业大学人文学院:普语正音行 “童”行向未来

2025-08-11 12:55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邵宇豪)日前,南昌职业大学人文学院“语你乡约”推普兴乡实践团走进重庆市巫溪县丰益社区,以“游戏化教学+文化浸润”模式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为当地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启蒙课。
    在“破壁环节”中,9岁男孩吴小明的转变令人印象深刻。他通过“1分钟自信表达”环节打破方言依赖,用标准普通话大方展示自我,表达打篮球和街舞爱好,赢得现场热烈掌声。“以前觉得说普通话像考试,现在觉得像交朋友。”参与儿童的真切反馈,道出了活动在消除语言心理障碍上的显著成效。

▲志愿者老师向孩子们讲解普通话
    活动现场,“多维场景认知挑战——奇妙天地大搜索”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志愿团队融合生物学与语言学设计“动物特征描述赛”,他们创新采用“五感教学法”,引导孩子通过触觉模拟大象皮肤、听觉模仿鸟鸣等方式辅助语言输出,让知识吸收与表达能力同步提升。通过图片展示大象、猴子、大熊猫等动物,引导孩子们从外形特征到生活习性展开描述。“大熊猫的毛色是黑白相间的,它最爱吃竹子!”孩子们踊跃举手,用逐渐规范的普通话分享对动物的认知,在表达中自然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文化基因唤醒环节更显语言传承与包容之美。

▲动物特征描述赛
    经典诵读环节为活动注入文化底蕴。志愿者以唐诗《春晓》为切入点,邀请小朋友领诵开启互动,清脆童声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韵律之美悄然浸润心灵。在朗诵《我爱这土地》时,活动特别加入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朗读,让儿童直观感受“同样的深情,更广的传递”;手语版诗歌演绎则生动彰显了普通话作为包容性交流工具的价值,让孩子们体会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沟通意义。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基层实践,本次活动以“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为特色,不仅帮助孩子们掌握标准发音和表达技巧,更通过家庭与社区的联动打破方言隔阂,让普通话成为畅通交流的“通用语”。

    “每一次标准的表达,都是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阶梯。”团队负责人宁江表示,推普活动不仅是语言的规范,更是为乡村儿童搭建沟通桥梁、拓宽成长视野的民生实践。如今,规范语言的种子已在丰益社区悄然播撒,正伴着孩子们的笑声,绽放出照亮未来的希望之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