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双林凉粉 吃出人间烟火气(图)

2025-08-11 16:51 阅读
大江新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何琪报道:凉粉,夏日消暑美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想必都珍藏着一份对凉粉的童年回忆。炎炎夏日,吃一碗凉粉,别有一番风味。现如今,人们仍不忘到街头小摊买一碗凉粉吃,好吃又解暑。

 

 

细牙凉粉铺 (何琪 供图)

  在分宜县双林镇,就有一家凉粉铺子卖得很火。那他为什么卖得火呢?有什么制作秘方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家凉粉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细牙和他的凉粉铺的故事。

  这家凉粉店铺,位于双林镇的老井边,抬头就看到了这家店铺设在房顶上的招牌——“双林细牙煎草凉粉”,玻璃门上贴着“小杯1元,中杯3元,大杯5元”字样。这是一栋乡间普通的平顶矮砖房,基本上没有什么装修,很难让人知道这是一家“前店后厂”的家庭凉粉作坊。

  走进凉粉铺,热闹非凡。有到此游玩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有远近驾车而来的食客,有预定后到此取货的小贩,还有先吃后带的客人。不大的店铺里,熙熙攘攘的客流,呈现出一派生意火爆的场景。

  店铺的最里间,是一个狭窄的灶房。大铁锅下的炉膛里,柴火在不温不火地燃烧着。店铺的里间,是制作加工的场所。房间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盆和桶,房梁上垂挂着一个粗布过滤袋,在轻轻地晃悠着。

静置冷却凉粉 (何琪 供图)

  陈细牙边忙边介绍,一锅凉粉的制作过程,要花费4个小时。整个制作的工序,大致分为这几个步骤:先浸洗凉粉草;洗净后用柴火煮烂;煮好的汁过滤;将草汁液放到锅里边搅拌边煮;待锅里的汁液快煮开时倒进配制好的红薯粉;当锅里汁液表面有大泡泡出现时将泡捞掉,倒进容器静置冷却凝固。全程需手工操作,尤其是熬制环节需不断搅拌防止煳锅,最终形成滑嫩的口感。

  “你家的凉粉为什么卖得火呢?有什么制作秘方呢?”陈细牙笑笑说:“七分靠技术,三分靠双林的泉水,要用村里老井里的活泉之水,加工时掌握火候和配方比例,30多年来实践中摸索的经验。现在许多人都是用凉粉草磨成粉加工而成,做出来的凉粉口感会差很多。我一直坚持用凉粉草慢慢地熬制出来的,不加任何添加剂。”

  从最早一个人的小打小闹,5分钱一碗的年代,到现在1元一小杯,5斤/袋10元,全家上阵脱不了身,还请了几个帮工,陈细牙从事凉粉制作已有37个年头。每至初夏时节,陈细牙夫妻就开始忙碌起来,经常热得汗流浃背,要持续四五个月,订单纷至沓来,每天平均的销量超过3000多斤。

双林凉粉(何琪 供图)

  如今,双林凉粉早已不局限于当地,远在海南、湖南等省外都有大客户,每次都是用冷冻车来装,每天都有从邻近的宜春、萍乡、新余等地慕名而来的顾客,日均销售额近万元,带动了全镇20多户村民从事凉粉产业。

  双林凉粉也成了当地一张小吃名片,被评为新余市“十大名点小吃”,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分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凉粉作为中国传统的街头小吃,承载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其“烟火气”体现在制作工艺、风味特色和市井文化等层面。如今,像陈细牙这样坚持纯手工制作的凉粉摊,已经不多见。这是一种坚守,也是一份难得的家乡味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