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文旅场景“上新” 点亮城市“夜经济”
进入暑期,夜间愈发成为消暑纳凉的黄金时段。江西南昌积极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推动夜间消费活力释放。
夜幕降临,在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市民游客或游园赏景,或品尝美食,尽享夜色时光美好。商铺内,身穿汉服、蒙着面纱的古风乐手以琵琶、竹笛等传统乐器,演奏着《琵琶行》《寄明月》等经典民乐曲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围观。
“之前在网上就已经看过视频,我今天是专程从湖北赶来的,就是为了现场观看这次演出,果然名不虚传。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能看到这样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这场演出融合了传统民乐和现代音乐的元素,让我觉得十分有创意。”游客王嘉怡说道。
“我们主要通过创新场景来提升消费体验。这场演出的灵感主要是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民乐演出,来再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画面,为每一个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消费体验。”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某商铺负责人翁健表示,“在产品包装上,我们也融入了南昌元素,比如推出了南昌方言的主题杯和具有南昌本土特色的瓦罐奶茶,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暑期以来,我们单日整场观看演出的客流量突破了2万人次,营业收入比平时增长了近2倍。考虑到夜间客流是我们全天客流的‘主力军’,我们将门店营业时间由晚上10点延长至11点。”
除了美景美食,文创产品也成为许多游客的心头好。在街区,一家刚开业一周的文创店内人头攒动,店内陈列的国潮醒狮、布老虎、刀马旦等系列软陶文创产品,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据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某文创店工作人员白朦介绍,开业以来,该店日均客流量已突破1000人次,周末高峰期可高达2000人次。“我们有传统、民俗、现代、地域特色四个系列的文创产品共50余种。希望通过年轻化、时尚化的设计,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白朦说道。
暑期的夜晚,也是市民健身锻炼的黄金时段。南昌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同样开启了“夜间模式”,推出丰富多彩的休闲健身活动。作为夜间新增的体育项目,巅峰减重训练课程备受市民青睐。训练课上,大家跟随着动感的音乐进行着有氧操训练,享受着酣畅淋漓的快乐。
据了解,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夜间运动人数较平日增长近五成。为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各场馆已将闭馆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并推出系列惠民举措。
“我们园区在夜间开放了很多特色体育项目,并推出了各类健身优惠活动。我们在各大平台上线了各类代金券、抵用券、体验券等,极大地促进了夜间体育消费。同时,我们在各场馆都配备了空调和大型风扇,营造凉爽舒适的运动环境。7月以来,园区每天接待人数超过3000人,其中夜间来园锻炼的人数占全天的70%左右。”南昌市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副总经理胡文勇说道。
这个暑期,在南昌市溪霞怪石岭景区,“奇幻光影夜游”主题活动每晚如约而至。走进景区,蜿蜒的步道在光影的映衬下变得如梦如幻,万盏灯光交相辉映,多彩光线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绚丽多彩、如梦如幻的场景。
除了光影艺术,夜游活动还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包括“打铁花”“风火轮”“大唐不倒翁”“田园故梦”等节目,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景区还提供了琳琅满目的美食和别具一格的文创产品,让市民游客在享受夜游乐趣的同时,也能带走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截至目前,大约有4万名游客前来游玩,我们景区的综合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除了门票以外,我们的民宿入住率、餐饮的营业额、特色农产品消费量均有很大提升,形成了多点支撑的收入格局,实现了从过去门票经济向多元增收的转变。”南昌市溪霞怪石岭景区董事朱芊宇说道。(总台记者石坤、王婧、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