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也有可能“下岗”,江西这个地方17个农民就能种上万亩地

2025-08-11 23:30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武明李耀文报道:立秋时节,晚稻陆续孕穗。8月11日上午,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刚忙完“双抢”的副总经理李科明又忙了起来。眼下他忙的,是联系服务商对公司的无人驾驶农机软件再进行一次迭代升级。

“前两年,大家都说我们这里20多个农民能种上万亩地。今年,这个说法要更新一下,我们只需要17个农民就能种好上万亩地了。”李科明告诉记者,如今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实现了从“人跟着机器跑”到“机器跟着数据走”的转换。只有让机械化耕作设备紧随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才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7个农民种上万亩地,其中的“含数量”有多高?农机手李亮点开手机上一段不久前“双抢”的视频给记者看。

视频中出现的是一台已经更新智慧系统的无人收割机。农机手先在稻田中定好四个点位,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数据,在平台上自动生成工作路径。农机手轻点手机后,收割机便开始无人作业。完成一段收割后,收割机触发转向指令,开始减速直至停止。几秒钟后,收割机精准切入新稻行,重新加速开始作业,全程没有人工干预。

李亮告诉记者,在大面积作业的情况下,一名农机手可以在手机上同时操作4至5台机械,包括无人插秧机、拖拉机和收割机等。李亮的手机里,存放着多年来农机耕作的视频,也记录了机械化作业随着数字化应用逐年提速增效的轨迹。作为我省5G智慧农场的先行探索者,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运用北斗导航系统、智能化农机设备和5G技术,已建成覆盖1.3万余亩水稻田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省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农机大数据平台,对农机实施信息化管理,并通过举办农业机械展会、开展现场演示、提供试驾体验等,提升农户对智能化设备的认知水平与采购意愿。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我省申请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农机具达662台。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不断推进,农机唱主角,“双抢”不再抢,已经成为一道沃野新景。

“过去我们讲耕牛下岗、‘铁牛’上岗。如今,农民需要的是智能化、数字化不断升级的农机,读不懂大数据的‘铁牛’也要下岗了。”李科明表示,公司以建设无人农场为目标,正持续强化智能农机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高效对接,今后农场参加“双抢”的人数肯定还会减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