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上岗火车站,“智咖”冲调咖啡行云流水,来看“猎户星空”AI机器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宸廷报道:近日,在某火车站,身高1.5米的新同事“小铁”穿梭于人流中,为旅客提供咨询、指引检票口等服务,还可以踩着平衡车引导旅客前往卫生间。这个人形客运服务AI机器人,正是景德镇猎户星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猎户星空”)七年磨一剑的成果。
破界:研发“真有用”的铁路服务机器人
“她不仅能查车次、带路,还能通过大模型理解‘帮我找失物’这类复杂需求。”景德镇猎户星空硬件产品部负责人徐光勇介绍,“小铁”搭载新一代AI大模型,在视觉识别、语义理解等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猎户星空的技术攻坚。2024年,该火车站原定机器人项目合作方因研发遇阻,猎户星空团队临危受命。“对方要求两个月完成融入铁路元素的人形定制,且需兼容导航等十项功能。”徐光勇回忆,团队昼夜攻关,最终让“人形版”铁路机器人如期在国庆黄金周亮相。
现在的“小铁”,不仅能查票带路,还能即兴唱歌。“孩子让它唱歌,它真唱了,还带我们看蒸汽机车模型。”旅客张女士说。
“这不是噱头,而是一款‘真有用’的机器人。”徐光勇告诉记者,“‘小铁’正与铁路场景深度适配,让AI服务从‘能说话’进化到‘能办事’,旅客都说‘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出圈:智咖大师亮相国际舞台
2024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双臂翻飞的智咖大师机器人以行云流水的动作冲调咖啡,吸引外宾驻足。这已是该产品继北京冬奥会后,再度亮相顶级国际舞台。
“它展现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先进水平。”景德镇猎户星空总经理华闽透露,智咖大师凭借成熟的冲泡手法和百万级视觉训练数据,从一众产品中脱颖而出。为满足峰会标准,团队还将机械臂动作误差控制在0.01毫米级。
一杯完美咖啡的背后,凝聚了长达3000小时的核心算法训练与优化,更讲述了一个国产化突围的故事。机械臂曾依赖进口,成本超10万元,猎户星空通过投资产业链企业深圳市众为创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国产机械臂,将成本压缩至数万元,并实现核心算法的自主研发。
“AI+软件+硬件+服务=机器人”,这是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的机器人公式。华闽进一步解释:“四要素缺一不可,也是猎户星空五款机器人入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秘密。这批曾服务冬奥会的设备,凭借‘3000小时AI训练+百万级视觉数据’的硬实力,再次成为峰会入选的智饮服务机器人。”
扎根:用科技创新反哺家乡
在景德镇市昌江区,拓垦(江西)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机械臂有序舞动。这家今年6月成立的新公司,名字取意“开拓新境,垦耕未来”,承载着猎户星空创始人傅盛的家乡情怀。
“把AI的种子撒在家乡,是傅总的心愿。”华闽动情地说,傅盛作为景德镇人,2016年创立猎户星空后坚持反哺家乡,2018年,景德镇子公司落地;2025年6月,孵化拓垦(江西)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机械臂协作机器人研发。
拓垦机器人取意“开拓新境,垦耕未来”,传承荷塘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革命战争时期,荷塘乡曾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新中国成立后,原本山高水冷、路狭田瘦的穷山沟,蝶变为山青田肥、路宽场兴的新垦区。
华闽指着墙上的公司名称说,当年荷塘乡从荒山变为江南粮仓,如今团队将这种精神融入科技创新,致力攻克关键技术。该公司虽为独立公司,却共享猎户星空研发体系与全球销售网络,代表产品智咖大师、智茶大师已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
“同样的团队,更深地扎根。”华闽强调,本土化让产品更贴近下沉市场,如为咖啡厅、奶茶店研发的机器人可降本30%,未来将探索AI赋能陶瓷制作、绘画等传统工艺——让科技真正下沉到市井烟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