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精准施策促就业 特教花开别样红

2025-08-13 15:07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胡金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近年来,豫章师范学院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HR进校园开展讲座和培训,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推送优质岗位信息,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全方位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以“政治站位、就业育人、资源联动、精细落实”四大核心任务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具有特教特色的就业服务之路,该学院彭方同学的就业故事便是其中的生动缩影。

  彭方是特殊教育学院教育康复专业421级的一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他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辅修了相关课程。班主任在日常的精准摸排和谈心谈话中,敏锐地发现彭方是积极就业型的学生,但他内心并不愿意从事残疾儿童康复师工作,反而对残疾儿童康复辅具开发工作充满了热情。了解到彭方的这一精准需求后,班主任积极行动起来,多方拓展适合彭方同学的岗位。了解到省内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正在开展孤独症儿童智能化评估与训练系统开发,正急需既懂软件开发,又懂特殊教育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岗位信息与彭方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高度契合,学院立刻将这一消息告知彭方,并积极协助他准备求职材料、参加面试。凭借着扎实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计算机技能,彭方同学成功获得了这份工作。如今,彭方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每天都充满了干劲。“能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为残疾儿童康复贡献力量,我现在感到非常充实和自豪。”他多次欣慰地对班主任说。

  彭方同学的成功就业,得益于特殊教育学院“特就未来”就业服务体系下的“四步精准施策”服务模式。

  第一步是靶向建档。班主任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职业规划等进行精准摸排,将学生划分为ABCD四类群体,即困难生、积极就业型、观望型、升学考编族。这样的分类让就业服务更具针对性,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第二步是精准施策。针对困难生,实施“一对一领导包干责任制”,从简历制作、岗位推荐到面试指导,全程跟踪帮扶;对于积极就业型学生,班主任与双导师全程跟踪,及时推送与他们专业和兴趣相匹配的岗位信息,并协助他们求职;对于观望型学生,采取“保姆式”服务,耐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岗位,提高转化率;针对升学考编族,邀请专家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提升应考能力,对于笔试没过的学生,则采取观望型的“保姆式”服务。

  第三步是动态调节。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学生的需求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学院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跟踪学生的就业意愿变化,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服务策略,确保就业服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第四步是梳理总结。学院定期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梳理,绘制毕业生求职意愿、求职行为、求职成功的轨迹,分析不同群体学生的就业特点和规律,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同时,总结归纳“保姆式”就业服务做法,形成重点工作法,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流程,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一直以来,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以国家就业政策为指引,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通过精准施策,不仅帮助许多像彭方这样的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还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经验,学院连续三年大学生就业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更多特教学子就业之路保驾护航,让特教之花在人才市场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文中“彭方”为化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