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迫中国人喝病菌水到撒播鼠疫 这场审判还原731部队罪行细节
侵华日军曾对中国人民发动令人发指的细菌战,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活体实验,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罪行。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曾是隐藏在黑暗中的“魔鬼部队”,以“研究”为名在战争期间制造人间惨剧。
总台记者通过七三一部队罪行历史证言调查,采访和整理幸存者、研究者与历史见证人不同角度的讲述,揭开这支日本侵华时期秘密细菌战部队的真实面目。通过历史真相告诉世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事实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和抵赖。
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苏联滨海军区特别军事法庭举行了一场审判,21名与日本细菌战和人体实验有关联的日本战犯及证人,在法庭上揭开了战争犯罪的残酷真相。
审判人员:尽可能详细地向法庭讲述人体实验的情况,什么是人体实验?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卫生兵 古都良雄:我只记得昭和18年(1943年),为了检定疫苗的功效,对50多名中国人进行了人体实验,将这些人分成做过预先防疫的和没有做过防疫的两部分,再在糖水中加入伤寒菌,强迫他们喝下去。
审判人员:人体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卫生兵 古都良雄:大部分人都感染了,准确比例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因为这次实验有12到13个人死掉了。
审判人员:石井四郎(七三一部队首任部队长)是什么时候对你讲述了该部队“秘密中的秘密”的呢?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军医 梶冢隆二:昭和16年(1941年)年初,“秘密中的秘密”主要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是为细菌战而实际进行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个就是进行人体实验。
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研究的秘密,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管理严密。本部设置8个部,人员规模一度超过3000人,是二战期间世界上最大的研制细菌武器的部队。
审判人员:讲一讲731部队第一部的吉村技师做的人体实验。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宪兵队员 仓员悟:我是1940年12月看到的,我向吉村提出想看一看,就到监狱的研究室去了,进入研究室后,看到有5名中国人坐在长椅上,其中3个人的手指已经变黑了,而且断掉了。另外2个人的手指也都变黑了,只剩下了骨头。吉村解释说,这是冻伤实验的结果。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 胡桃泽正邦:我解剖过300个人,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被泡在福尔马林里面保存下来,其他的都烧掉了。
野外实验背后的真相
在距离哈尔滨市区一百多公里的西北方向,侵华日军关东军七三一部队建立安达特别实验场,主要用于实战研究。在这里,七三一部队究竟进行了怎样惨无人道的所谓“野外实战实验”。1940年在浙江宁波爆发的一场“不同寻常”的鼠疫又与七三一部队有什么联系?我们通过珍贵证言与历史资料,揭开隐藏在所谓野外实验背后的真相。
在七三一部队,所有被用作活体实验的人都被称为“马路大”,日语是“原木”的意思。每一个被抓进去的人,在那里都被剥夺了姓名,只剩一个被当做实验材料的编号。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军医 柄泽十三夫:我参加过两次在安达实验场进行的野外条件下的人体实验,第一次是炭疽细菌实验,时间是1943年年末。后来在报告中得知,那些受伤的人在实验中都染上了炭疽病菌,不久后全部死掉了。
日本细菌战问题研究专家 森正孝:七三一部队研究了二十多种细菌,包括鼠疫、霍乱、伤寒、几乎所有种类的细菌。在安达这个广阔的实验场地,部队会用细菌进行实验,研究哪些细菌最为有效,最终七三一部队得出的结论是,鼠疫是最有效的。
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只是细菌战的准备阶段,石井四郎和他的七三一部队长期以来计划着将具有杀伤力的细菌投入到实战当中。
七三一部队在华东地区实施细菌战
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宁波是当时中国少数没有沦陷的对外联络通道。日军为切断外部对中国抗战的补给,对宁波发起猛烈攻势。
1940年7月,石井四郎亲率细菌部队对浙江宁波、金华等地实施细菌战。
审判人员:就1940年宁波突然暴发的鼠疫,石井中将是怎么对你说的?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第四部部长 川岛清:石井在给我看了杂志后,对我说这是七三一部队派遣队用飞机在宁波上空撒播了鼠疫跳蚤,从而造成了这次鼠疫疫情暴发。
当时,宁波当地的报纸也对鼠疫疫情进行了报道。从这些尘封的文字中,可见当时疫情的惨烈。
侵华日军细菌战幸存者 钱贵法: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军国主义,飞机到宁波上空盘旋了几圈,在宁波市区盘旋以后,就到开明街的上空,飞机就降低了高度,飞得很低很低。然后有小麦,玉米掉下来,开明街一带烟雾腾腾,因此在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发现,卖豆腐的姓欧的家里,他们一下子死了,两个人死了。
日军将细菌战“魔爪”伸向东南亚
侵华日军在实战中确认了细菌战的杀伤力,从而不断加大投入。在最疯狂的时期,除了七三一部队外,日军还在中国东北、华中、华南,甚至东南亚等地设置细菌战部队和细菌战研究机关。
日本明治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 松野诚也:1937年7月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占领区逐步扩大。在各个据点陆续建立了新的固定式防疫给水部(细菌战部队),比如,在北京设立了1855部队,在南京设立了1644部队,在广东设立了8604部队。此后,日本于1941年12月,日本对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发起攻击,进军东南亚,攻占新加坡后,在当地设立了“南方军防疫给水部”。
冈字9420部队总部设在新加坡,统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细菌战网络。冈字9420部队由当时驻南京的侵华日军荣字1644部队于1942年3月组建,随后前往新加坡,编入日军南方军,统管东南亚地区,进行各类细菌和疾病试验。
新加坡学者 林少彬:我找到在缅甸,在马来西亚有发生人体实验,而且留下了乙级战犯的记录。在印度尼西亚很不幸,也有类似的东西。
以新加坡为据点,日军的细菌战网络在东南亚暗中行动。
1944年8月,在日军设在印尼雅加达东部克伦德的强制劳工营内,日军以接种 “破伤风疫苗”为名,对百余名印尼劳工进行注射。随后,接种者出现了全身痉挛、呼吸衰竭等破伤风中毒症状,全部死亡。日军声称这是 “疫苗存储不当导致的细菌污染”所致,并栽赃时任艾克曼研究所首位印尼籍所长穆赫塔教授。尽管该所根本不具备生产军用级毒素的条件,穆赫塔仍被冠以“破坏疫苗”的罪名惨遭处决。但印尼艾克曼研究所的尸检报告显示,死者体内仅检出高纯度破伤风毒素,却未发现破伤风杆菌。
印尼分子生物学家 桑科特·马祖基:样本被送到了艾克曼研究所,该研究所就在当时收治这些患者的医院旁边。他们在那里检查了样本,没有发现任何细菌的痕迹,无论是在注射部位,还是在疫苗本身,他们实际上发现的是毒素。经过审问,艾克曼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认为,错误不可能发生在艾克曼。如果真有错误,那一定是来自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是日本人控制的,无论法律是否认定,这起事件在我们看来就是战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