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之争”背后:家庭矛盾不应沦为流量博弈筹码

2025-08-13 19:22 阅读
荔枝锐评

近日,有网友在社媒发布了一段17分钟的视频。画面显示,饭桌上一名男子反复询问“我的鸡蛋呢?”其妻子回复称桌上两个侄子“一人吃了一个”。随后,男子持续抱怨,双方展开争吵,最终妻子情绪崩溃,掀翻碗筷并尖叫“都别吃了”。女方随后在直播中表示,已返回广东老家,正在准备离婚事宜,并称遭到丈夫家暴且展示了淤青。

监控画面,当事人上传视频截图

针对此事,广东佛山市妇联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初步掌握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核查相关账号信息,如确认所述情况属实,将会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而社媒上也流传出一份据称是“男当事人”的“道歉声明”,声称事件“非剧本”,承认自己家暴对方,且造成了女方重度抑郁中度焦虑,并同意离婚。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等到妇联、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但这起事件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沸沸扬扬的“8个瑞士卷怎么分”问题,该事件当时也引发相当大的争议。当地有关部门称将进行调查核实,但也没有下文,倒是山姆瑞士卷一度卖脱销。

相比“瑞士卷事件”,“鸡蛋事件”则牵涉到了家暴问题,如果经调查家暴属实,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男方道歉书的内容属实,男方造成了女方精神疾病,那更可能涉嫌构成虐待罪。也就是说,不能以简单的“家庭纠纷”“夫妻吵架”界定此事。

当然,该事件也不排除“摆拍”“剧本”“借势起号”的嫌疑,长达17分钟的视频看了确实让人窒息和愤慨。也有种可能是,争吵确实是发生过,从女主过往发布的视频看,其对丈夫已有诸多不满,比如“远嫁”“没办婚礼”。这次鸡蛋事件,显然不是因为单纯的没吃到鸡蛋,而是多年矛盾的彻底爆发。

但是,女方在自称遭到家暴后,第一时间做的并不是报警,而是将视频发到网上,之后再开启直播。而公众对此事的讨论,也远远偏离了“鸡蛋怎么分”范畴,而是上升到“不该远嫁”“男人靠不住”,乃至放大成“恐婚恐育”和男女对立,将特定的、个体化的家庭事件放大成公共化的社会议题。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将属于家庭隐私的监控视频放在网上,摆在公共视野中,将自己的“家庭不幸”交由他人评说,将“伤口”赤裸裸地展现给大众,是否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还是一种新的“流量密码”?婚育问题、性别议题屡屡牵动着大众的敏感神经,事情真相几何最终需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核实。

感情中的恩恩怨怨、爱恨纠葛,其实旁人也很难窥知全貌。让法律的归法律,感情的归感情。唯有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才能既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又避免舆论陷入无谓的性别对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