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铭记“8·15”,吾辈当自强

2025-08-15 12:00 阅读
大江网原创

  “日本投降矣!”80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宣告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伟大胜利,洗刷了百年屈辱的阴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画上了最终的句点。

  今天,当胜利的回响穿越时空长河,我们要从中汲取磅礴力量,将先辈的牺牲与奋斗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珍视并捍卫这份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果实,勇担时代重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阔步前行。

  铭记是为了不忘烽火淬炼的来时路。

  80年光阴荏苒,却无法冲淡那十四载山河喋血的悲壮记忆,无法磨灭那全民族共御外侮的钢铁意志。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的烽烟,从淞沪会战的鏖战到台儿庄的血拼,从平型关大捷的鼓舞到百团大战的壮举,中华大地处处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将军,“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的杨靖宇将军,更有千千万万的无名战士和浴血民众,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长城,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刻,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不忘烽火淬炼的来时路,吾辈当以历史为镜,深刻铭记并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之力,将对先辈的无限崇敬,熔铸于建设强大祖国的坚定信念之中。

  铭记是为了走好自立自强的脚下路。

  胜利是历史的里程碑,更是照亮前路的明灯。回望十四年抗战,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付出了数千万军民伤亡、山河破碎的惨痛代价,深刻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的沉痛教训。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竞争风起云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外部遏制打压从未停止,内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理解“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极端重要性。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勇闯科技“无人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将国家安全的基石打得更牢,将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才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走得更稳、更实。

  铭记是为了开创光辉灿烂的未来路。

  每一次对胜利的深情回望,都是为了积蓄开创未来的磅礴伟力。铭记“8·15”这个重要的日子,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在历史的荣光中汲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深刻智慧,为了将胜利的豪情转化为再攀高峰的壮志雄心。

  我们身处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共享着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阳光,见证着国家日新月异的繁荣发展,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永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锤炼“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在时代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在复兴的伟业中奋勇搏击,不断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荣光。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盛世前行,自强不息。今天,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聆听80年前那宣告胜利的钟声,我们更应坚定“吾辈当奋进”的钢铁信念,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让胜利的光芒永远照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刘连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