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围观式考核”,观出了什么

2025-08-15 16:06 阅读
大江网原创

▲媒体视频截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石家庄德明古镇景区内,多名领导手拿表格围观考核环卫工,引发网络热议。(点击查看新闻详情)

  环卫工人在现场挥汗如雨、清扫垃圾、塑造整洁,领导却手拿表格站在一旁“围观式考核”,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在同一个场景出现,令人不适的反差感直冲“天灵盖”。这种不合时宜、不顾场合、“想到一出是一出”的考核,一下子就让人联想起“一人干活、多人围观”的具象画面,既伤害环卫工和公众的情感,更曲解了考核应有之义。

  考核是指挥棒、助推器与风向标。一项工作抓落实、求实效、出实绩,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与载体。说到底,考核不是目的,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才是使命。轰轰烈烈、一本正经、冠冕堂皇抓考核,把过程“演绎”摆在首位,不顾环卫工最起码的心理尊严,甚至大搞形式过场“围观式考核”,很难不让人对考核的成效与作用产生怀疑。这种疑似官僚主义的做派,不仅败坏了一个景区的形象,更玷染了一座城市的价值底蕴。

  “围观式考核”,观出了少许“表演的成分”。正如有人说,为何不等打扫完了再去考核呢?考核不在乎过程有多么认真,而在于把实干成效、问题得失、原因病症等摸排清楚,现场指导远比“指手画脚”“勾勾写写”重要,毕竟“站着说话不腰疼”。

  基层环卫工和群众需要的,是能够带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建议,是能够一针见血的批评意见,而非站在一边、冷眼旁观、“二元”割裂的考核。一言以蔽之,唯有深入基层、人到心到、用情用力,真正同环卫工等基层劳动者融为一体、心想在一起,才能赢得支持、认同与理解。相反,把考核当作某种“高人一等”的把戏,对基层劳动者与一线工作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考核必然也失去了灵魂与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考核本身也是作风的晴雨表,能够反射出领导干部的作风观念、价值思维、精神品格。有什么样的考核风气,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底色。基层工作千丝万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把解决问题、推动落实、促进发展作为考核目标,精简过程、优化流程,让考核有人情味又守原则、接地气又讲标准,这样的考核才能真正贴近基层、融入人心,才能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段官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