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需警惕!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功救治三例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

2025-08-15 17:18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王丽丽)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更对心血管健康构成严峻挑战。近日,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连续成功救治三名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彰显了该院在心血管急症救治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8月5日凌晨,一名44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两小时”被紧急送入该院急诊科。患者到院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肌酐蛋白显著升高。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20分钟内到位,迅速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现患者左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团队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仅用30分钟便成功开通血管,恢复血流。

  无独有偶,8月6日傍晚,另一名43岁男性患者因持续性胸痛来院就诊,经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介入团队再次紧急施救,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患者转危为安,转入ICU进一步观察。

  仅仅相隔一天, 8月8日傍晚,又一位看似“强壮”的52岁男性患者同样因突发胸骨中段压榨性闷痛,休息后症状仍持续不能缓解,遂呼叫120送至该院急诊,很快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血管介入团队再次紧急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成功为患者植入两枚支架,术后患者胸痛症状显著缓解。

  心血管内科主任方正旭表示,急性心梗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群体若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有吸烟、肥胖、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为心梗高危人群。高温天气下,人体易脱水,血液粘稠度增加,加之出汗导致血容量下降,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同时,高温还会加快心率,加重心脏负荷,对潜在血管病变者尤为危险。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位患者虽正值壮年,但均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熬夜、应酬多、吸烟、缺乏运动。其中一人还伴有糖尿病,这些因素均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中青年心梗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但许多患者对胸痛症状重视不足,极易延误救治。高温天气下,尤其是存在‘三高’、熬夜、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需格外警惕胸痛、胸闷、恶心呕吐、肩背痛等心梗信号。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并选择具备介入救治能力的医院,为生命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急诊科主任赵宇介绍。

  此次连续的救治,彰显了该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在急性心梗抢救中的重要价值,也为高温季节下心血管急症的快速响应与精准治疗提供了实践范本。未来,该院将继续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宣传和急救能力建设,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方正旭,心血管专业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党委委员、大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第四临床医学院教研室主任。2013年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对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危重症医学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擅长经桡动脉或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支架植入术;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缓慢性心律失常单腔、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呼吸机辅助通气。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