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队:文武双全真少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志刚 徐立鸣
九江球员的进攻犹如狂风骤雨,把南昌队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计分大屏上的0:3格外刺眼。这是7月20日,赣超第二轮,昌九德比。令现场1.6万名球迷没想到的是,南昌队遭遇闪电三连击,已绵延105年的足球双城记,这种一方兵败如山倒的场景还没有出现过。
此前首轮,信心满满的南昌队主场遭景德镇队0:0逼平,这一场又大比分落后,可谓悬崖之上,危如累卵。
“没什么可以输的了,把年轻人的血性拿出来。”教练组给年轻人打气,“相信自己,我们还有机会。”
拼到下半场第18分钟,6号王宜博打入世界波。临近尾声,7号夏威夷创造点球,22号栾坤一蹴而就,最终2:3收场。被寄予厚望的“南哥”连续两个主场,仅取得1平1负积1分的尴尬战绩。
但大比分落后没有崩盘,显示了这支青年军的韧性和战术执行能力。此后三轮,他们慢慢爬出了赛季初的“大坑”。
在实战中炼铁成钢
南昌队46人大名单中,有20人出自南昌二中训练体系,组成了队伍核心框架。球队主教练孙彬、助理教练钱磊和李耀武,也均是南昌二中足球特长班教练员。“以‘学生军’为班底的南昌队尽管年轻,但富有冲劲。”李耀武告诉记者,这些队员从初一开始就在一起练球,每年参加3项省级比赛和2项全国级赛事,有一定的赛场经验。

南昌队连夜训练。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志刚摄
不过,以前的赛事要么是学生赛事,要不观众寥寥,而赣超前两轮,八一体育场变身1万多名球迷山呼海啸的红色海洋,南昌青年军在主场观众面前出现大面积抽筋的现象。
“紧张、兴奋、急于表现自己。”17岁的学生球员徐子皓在场上司职后卫,“我第一场赣超就抽筋了,主要是经验不足没合理分配体能。后面我会做好自己,体能和技术都要向我的偶像拉莫斯看齐。”
此后南昌队连续客场取胜,以两个3:0,分别击败鹰潭队、上饶队,坐稳北区积分榜第二,并保持着对领头羊九江队的追击力度。南昌队的渐入佳境,源自一位位青年球员在一场场“厮杀”中的迅速成长。
19岁的前锋夏威夷无疑南昌队的一把“尖刀”。两场比赛斩获3个进球的他,被球迷们列入“赣超五虎将”。7月26日,客场对阵鹰潭队,他单刀突入禁区打破僵局。在他的带动下,队友王东、邓天奥先后进球,以3:0完胜对手,赛季首次全取三分。
客场挑战上饶队,夏威夷更是一鼓作气梅开二度。赛场上,夏威夷正如他的偶像——巴西球星内马尔一般,以大开大合的动作,为球队赢得胜利。“我们的特点就是年轻好学、敢于做动作。”夏威夷表示,他现在的愿望是以国家一级运动员身份,通过足球单招进入梦想的大学。
要说力挽狂澜,那就得提同样来自南昌二中的6号球员王宜博。7月20日主场,面对落后3球的巨大劣势,是他在下半场吹起了反攻号角——在九江队右侧大禁区附近接球,以一个漂亮的马赛回旋巧妙摆脱两名防守队员,转身大力抽射出美妙弧线,攻破了九江队门将来晓宇的十指关。这个夏天,他收获满满,还凭借优异成绩拿到了中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梯次冲击”后发制人
观察南昌队本赛季的进球记录,一个有趣的规律引起记者注意:前四场比赛,南昌队共打入8球,其中7个来自下半场,且全部发生在第60分钟之后。
“不是我们故意留力,而是战术安排的选择。”南昌队教练组通过对赣超对手的研究并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梯次冲击”的指挥逻辑:首发阵容多上体能充沛、跑动积极的球员,战术不追求破门,但要像潮水一样反复冲击对手防线,用高频次的穿插跑动消耗对方的体能和专注力。
客场战上饶,整个上半场和下半场开场阶段,主队场面上并不输南昌队,数次威胁南昌队大门。等到比赛第60分钟这个“临界点”,南昌队的换人带来质变。进攻型中场刘文正和任嘉华披挂上阵,原本还有防守责任的夏威夷和王宜博被“解锁”为纯进攻球员。“换人组合拳”打出去不到15分钟,南昌队仿佛按下“加速键”,夏威夷在第78分钟和第81分钟,反越位进球和人球分过后的单刀破门,全都是在对手体能下降、防线松动时完成的致命一击。
“南昌队下半场的跑动距离比我们球员要多不少,我们顶不住。”上饶队的后卫在赛后无奈地说。这种“后发制人”的战术,既避开了对手开场的锐气,又在体能临界点形成 “以逸待劳”的优势。难怪有球迷调侃:“看南昌队比赛,千万别提前离场,60分钟后才开始正餐。”
“学生球员体格、力量还有成长空间,但他们聪明、理解能力强,一场比赛就有一场的成长。”教练组对南昌队的“后劲”很有信心。
体教结合“两开花”
赣超进行到第六轮,记者注意到南昌队很多球员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名字后面出现了拟录取大学的校名。
球员们在赛场上英姿飒爽,在考场上也是人中豪杰。“9号邓天奥,学霸球员,以总分705分考入南昌二中。”此外,张飞凡、胡嘉乐、龚左旭等队员,在赛场拼搏的同时,也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充分展示了南昌足球体教结合“两开花”的特质。
近年来,南昌校园足球接连传来喜讯,先是南昌二中U13足球队拿到2024年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U13组全国亚军,创造了江西球队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的最好成绩。紧接着南昌二中男子U17足球队又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中组)全国总决赛中拿到亚军,创造了江西省在全国校园足球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
“南昌二中U13足球队拿到中青赛全国亚军,队中有8名球员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8名球员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他们未来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将比同龄人有更大的优势。”南昌市足协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南昌队的学生球员,一群少年的足球梦。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志刚摄
既能驰骋绿茵场,也能静心做学霸。南昌二中足球特长班的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习、踢球两不误。这些孩子大多数会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这条路,他们参加普通高考,可填报综合类高校非体育类专业,学生拥有国家一级证书后,如果在高考中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往往能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
从运动员大学生,到大学生运动员,藏着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成功密码。
像南昌二中足球队的罗煦铖,2024年就是以专业测试分第一、高考成绩548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25年暑假后将升入高三的邓天奥,明年的目标也是清北。
另外,文化成绩不能直接竞争名校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单招这条路进入大学,目前我国体育单招的高校有一百多所。
南昌二中教练组的训练日志上,既有技术反思,也有文化课安排。这种“文武兼修”模式结出硕果,从2015年建队以来,南昌二中足球特长生高考升学一本率高达85%。今年毕业的17名球员中有14人考入大学,其中985和211高校不在少数,王宜博进了中南大学,魏东赫、冷棋轩去了重庆大学,万星辰考入南昌大学,张飞凡录取宁波大学。
据了解,“踢足球上大学”已成为南昌高中教育的“奇兵”,目前南昌市共有127所全国足球特色校(小学68所、初中38所、高中21所),覆盖学生大约10万人,如洪都小学、南昌三中青云谱校区、南师附小京山校区、南京路小学、洪都中学、育新中学、南昌二中、师大附中等足球项目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在源源不断为南昌市校园足球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帮助众多学子完成了大学校园的晋级之路。
当抚州队球员陈双飞在客场对阵萍乡队的比赛中补射破门,为球队带来赣超首胜时,这名为球队打破“进球荒”的功臣,与九江队的章宇涛、宜春队的付志棋等进球功臣,都来自南昌二中。赣超联赛前五轮,南昌二中培养的26名球员已打入11球,他们既是南昌队的中坚力量,也是多支强队的核心拼图。
足球生源犹如活水,专业运动员的产出水到渠成。近年来,南昌以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形成“金字塔”结构青少年足球发展格局。输送培养的运动员,1人加入中超足球队,1人入选国家男子U16足球队,1人入选国家U13少年队,8人入选中超梯队。
“来而不往非礼也!”8月22日,南昌队将做客九江,夏威夷、邓天奥有信心把“场子”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