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兵讲抗战往事|“老百姓和八路军亲如一家人”

原标题:
95岁抗战老兵李潭清,9岁当儿童团团长——
“老百姓和八路军亲如一家人”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 文/图

李潭清近照。
“那时候啊,老百姓和八路军亲如一家人。”7月28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的职工宿舍楼里,95岁抗战老兵李潭清老人讲述80余年前的抗战经历时,眼神清亮、思路清晰。
1930年8月,李潭清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家乡既是抗日根据地,又是敌占区,“那时候,小孩子都知道‘打鬼子’。”李潭清说。
9岁那年,李潭清成了村里的儿童团团长。每天晚饭过后,他都会在村口边敲铜锣边喊:“集合咯,‘挑道’去咯。”村里的孩子听到后,就扛着锄头、洋镐从家里出来,在他的带领下往村外的大道走去。“所谓‘挑道’,就是把平整的大路挖得坑坑洼洼,挖出大坑当战壕,一是阻断日本鬼子交通,二是我们自己好隐藏,便于撤退。”老人边说边比划着锄头刨地的动作。
11岁时,李潭清进入抗日小学读书。教室里,他和同学们一笔一画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等标语,字里行间都是少年的热血。可读到14岁,教课的老师突然不见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抗日小学也因此解散,这成了李潭清心里的牵挂。
彼时,李潭清的家已是八路军的秘密据点,父亲经常帮着传递情报。有一次日军“大扫荡”,汉奸告密,说李潭清的父亲为八路军藏了枪。敌人把他父亲抓去,灌冷水、过电,用了不少酷刑,可父亲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吐露。“其实枪就藏在屋顶的干草垛里。”李潭清说起这事,胸膛挺得笔直,满是骄傲。
日本鬼子也想钻空子,常化装成八路军到老百姓家里打探消息,可他们太低估军民之间的情谊了。李潭清哼起一段旋律:“叫大娘,快开门,咱们都是那抗战的人啊……”他解释道,这是八路军和乡亲们约定的暗号,一唱这首歌,大家就知道是自己人来了。
1945年8月,15岁的李潭清正式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那时,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但残余的汉奸队还在作恶,成为他们首要打击的目标。让他没想到的是,入伍后没多久,竟在部队里遇见了当年抗日小学那位失踪的老师。原来,老师当年是瞒着学生们参了军,奔赴抗日前线打鬼子去了。
后来,李潭清学了医护知识,成了卫生员,跟着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1965年转业后,他到江西省儿童医院担任临床科政治指导员。1990年离休后,他更忙了,只要有学校、单位邀请,就穿上挂满奖章、纪念章的旧军装,走上讲台、面对镜头,一遍遍讲述那些战火里的故事。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兵民是胜利之本”……虽然已近百岁,李潭清对毛泽东同志所著《论持久战》的内容依然熟记于心。他常对年轻人说,当年那么难都扛过来了,靠的就是军民一条心。“现在日子好了,更不能忘了当初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采访结束时,这位老兵语重心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