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小孩哥”暑期摆摊,一剂课堂外的“成长配方”
近日,一条“湖南长沙五年级小学生糯米街头摆摊卖自制奶茶”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男孩在摊位前熟练制作茶饮,接待顾客时谈吐大方。网友纷纷评论“‘小孩哥’真厉害”。他的母亲说,孩子成绩优异且有商业头脑,摆摊前还做了选址和竞品调研。

趁着暑假,11岁男孩糯米支起自制奶茶摊,凭借“小学生手作”的真诚招牌走红网络。这场看似微小的社会实践,恰是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生产劳动技能,孩子正用奶茶勺搅拌出课堂外的成长配方。
据李女士统计,糯米和同学每天18时30分出摊,23时收摊,有时忙到无暇吃饭。一个月营业额近4000元。糯米对此很清醒:“这只是流水,收入还得减掉成本。”这种具象化的经济学启蒙,比虚拟的财商课程更具冲击力。
前期示范收银流程,后期仅负责安全监护,糯米的父母以“观察员”模式采用这种“脚手架式”陪伴,家长在场但不干预,孩子的实践成果有效性提升58%。同意孩子街头摆摊位,是一次不错的家庭教育尝试。当更多孩子能在真实世界中验证课本知识,我们或许正在见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教育革命。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那杯奶茶里的成长滋味,远比糖分更值得品味。
放暑假前的期末考试,糯米以数学满分、英语满分、语文98分的成绩获得全班第一,他也有可能以假期里一个月营业额近4000元的社会实践成果再次获得全班第一。成绩单与收款码的同框,恰是“双减”政策深化期教育转型的生动注脚。
“小孩哥”摆摊的本质,是“纸笔测试”与“社会实践”两大评价体系的历史性握手。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能应对考场,又能驾驭生活的人。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既能解出奥数题,又能端出一杯温度刚好的奶茶时,“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从理念到现实的转变。
(王同文 许华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