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16年坚守,给500多只“毛孩子”一个家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吴颖、郑周贇 通讯员陈旻报道:在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坪田村的山脚下,一个由废弃养猪场改造而成的小院,是流浪小动物的“避风港”。54岁的罗勇军,用爱坚守16年,为500多只“毛孩子”筑起一个温暖的家,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8月11日,记者来到流浪狗小院,伴随着“吱嘎”的开门声,数十只小猫小狗围拢过来,有的蹭着裤腿撒娇,有的摇着尾巴讨食,简朴的院落里涌起融融暖意。
一条无法停下的路
“它叫‘小耳朵’,特别黏人,来这里之前受了重伤,见人就躲;跳上你肩头的柯基,可是个惹祸的‘机灵鬼’;你看,蹒跚行走的小狗叫‘茄子’,刚来的时候腿已经断了;还有‘大黄’,被救助时,脖子上的铁圈已嵌进肉里生了蛆……”手拄拐棍的罗勇军俯下腰,轻抚身侧的小家伙们,呼唤着它们的名字。“小院现在住着210只小动物,它们大多因车祸、疾病等遭遇过遗弃和流浪。”

罗勇军和他的“毛孩子”(本文图片由吴颖、郑周贇拍摄)
时光回溯到2009年,经营矿产生意的罗勇军在路边发现一只被车撞伤的小狗,“它蜷缩在草丛里,眼里满是恐惧,像个被遗弃的孩子。”没多想,他便把小狗抱回闲置的苗圃治疗,从此踏上一条无法停下的救助之路。
“这些小动物很通人性,它知道我是在救它,跟我很亲近。此后,我就多了个心眼。只要看到被遗弃在路边的小可怜,就一只只地带回苗圃。”罗勇军说,起初只是零星救助,后来随着消息传开,常有人将不愿饲养的动物送上门。“最夸张的一次,门口袋子里塞着8只刚出生的小狗。”虽然痛恶这种遗弃的行为,罗勇军却总因那些渴望生存的眼神心软,一次次接纳它们。

常有人将不想养的小动物遗弃到协会门口,让罗勇军进退两难
2020年,苗圃面临拆迁,为安顿好这些“毛孩子”,罗勇军历时数月,奔波寻找合适场地,终于找到一个废弃的养猪场。当时公司业绩下滑,他从为儿子准备的婚房款里拿出70万元改造场地。“妻子和儿子很不理解,但我想着,这个小院可以让更多流浪小动物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他望着院子里奔跑嬉戏的小家伙们,眼神透出满满的坚定。
逆境中的温暖坚守
16年来,罗勇军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救助流浪动物,而这份爱心的背后,是与日俱增的运营压力。“小院目前有210只动物,一年狗粮、猫粮、医疗等支出约24万元,仅一成来自爱心捐助,九成靠自己承担。” 罗勇军算着账,眉宇间难掩疲惫。2023年底,因公司经营不善,他的收入锐减,生活开销几乎全靠“吃老本”,每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
“想过放弃吗?”记者问。“说实话,肯定是想过的。”罗勇军低下头陷入了沉思,2013年他投资失败欠下200多万元,曾狠下心试图将20多只流浪狗放生。“打开车门的瞬间,平时争先恐后冲出去的‘毛孩子’好像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它们蜷缩着看向我,没有一只肯跳下车。”那一双双湿漉漉的眼睛,像针一样刺痛了罗勇军。他默默关上车门,咬牙拨通一个个借钱电话,“五百、一千也要借,它们如此信任我,我不能抛弃它们啊。”

罗勇军和他的“毛孩子”
即便流浪狗小院运营得很艰难,罗勇军仍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拒绝将救助变成“生意”。曾有自媒体找上门来,想让他配合拍摄“悲情故事”来吸引流量,被他一口回绝:“它们不是博取同情的工具,生命本应被尊重。”他系统学习兽医知识,四处奔走募集物资,还于2019年创办了宜春市小动物保护协会,让这份爱心事业有了更坚实的依托。
2024年,罗勇军被查出患有恶性骨瘤(早期),经历40多天的住院治疗、6次化疗,都没能让他放下对“毛孩子”的牵挂,他反复叮嘱家人和志愿者照看好“毛孩子”。出院后,他不顾身体虚弱,日夜守在小院,仿佛只有看着这些“毛孩子”,心里才踏实。
愿每个生命都被珍视
夏日清晨,阳光透过杨梅树、桃树、枣树的缝隙,洒在追逐打闹、慵懒酣睡的小动物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16年间,从救助第一只流浪狗到建成流浪狗小院,罗勇军已累计救助超500只流浪动物。这些曾对人类充满戒备的生命,在罗勇军和志愿者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下,渐渐卸下防备,围在人们脚边撒娇,用最纯真的方式回应着这份善意。

小院里的每只动物都有故事,图为小狗妮妮
随着宜春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让这份温暖不断传递。
退休后的毛毛姐作为协会第一批救助人,收养了40只流浪狗,经常来小院照料“毛孩子”。她说:“虽然照顾它们很辛苦,但同时又觉得很踏实、幸福。它们大多都遭遇过不幸,能为这些小生命做点事情,我感觉很有意义。”
为减轻经济压力,小院已开放领养,但领养人须通过3次实地考察。“必须确认对方有稳定住所、收入,发自内心喜爱小动物,我才能放心把小家伙交给他。”罗勇军介绍,与救助规模相比,领养比例仍很低,最近三年仅成功领养60余只狗、20余只猫,这也让他更坚定了要推广文明养宠理念的决心。
罗勇军说,16年来他见证过很多小生命的生老病死,让他最开心的是看到它们能够健康地活着,在阳光下尽情奔跑;最痛心的是看到那些奄奄一息的生命,近在咫尺却无力拯救;最气愤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弃养行为,将小动物当成消遣玩具。
“我真正期待的,是每只小动物都能被珍视。”尽管骨瘤手术成功,但仍有复发风险,罗勇军时常会忧心它们的未来。他希望通过“救助+领养”的模式,让更多人理解“以领养代替购买”的文明养宠理念。“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支持小院、加入爱心团队,让流浪动物不再流浪,让这份微光汇聚成照亮生命的暖阳。”

小院里的每只动物都有故事,图为小狗歪歪和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