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深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改革

2025-08-21 05:42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原标题:

抓好选育管用 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深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改革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瑛琦

  清晨时分,分宜县湖泽镇汉塘村稻螺种养基地里,稻浪间不时泛起水花,村民在田间辛勤劳作。返乡耕耘的村党支部书记何炜根,带领村民探索打造“水稻种植+螺蛳养殖”基地。2024年底,基地面积从60亩扩大至500亩,吸纳26户脱贫户就地就业,种养户人均增收1.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3万余元,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江西在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改革,各试点县(市、区)围绕建立健全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分级管理、常态化选拔选聘等机制,分别领题攻坚,探索出一批务实管用的举措,为建设一支担负乡村振兴重任、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储备选拔机制,让人才与发展双向奔赴

  初秋时节,信丰县大塘埠镇羊马村村民走在崭新的村道上,太阳能路灯在夜色中亮起。“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路坑坑洼洼的不敢走快,现在到处平整亮堂,晚上好散步,心里很踏实!”说起羊马村的变化,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个曾经的工作后进村,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一场“微改革”:闲置教学楼变身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100余亩药材基地生机勃勃,荒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水渠恢复通畅……羊马村的转变,得益于信丰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机制的创新——动员有情怀的本土企业家、高管回村任职,带领村庄走出发展困境。

  信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储过程中,县委扛牢主责、县领导全程参与、乡镇紧抓在手,不断探索完善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机制,将“人才回乡”作为重要举措,精准摸排、主动对接在外能人,把在外经商创业人员、企业高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致富能手等作为重点,规划建设返乡产业园,设立专项人才基金,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在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返乡能人支持。目前,全县292个村(社区)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717名,其中,回引外出经商创业人员474名,占比66.1%。

  在赣南大地以“引凤还巢、精心育苗”激活乡村造血功能的同时,500余公里外的赣北大地上也掀起一场“赛场选马、优胜劣汰”的改革浪潮,共同构建起赋能乡村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从后备力量储备到因村选配,从选前任后闭环衔接到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我们着力探索规范村党组织书记选拔的新路子,确保村党组织书记‘选得优、干得好’。”共青城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聚焦破解村党组织书记人选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该市健全市乡村“三级共抓”责任体系,紧扣“双好双强”标准,进一步规范换届选举程序和日常选拔任用程序。对于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村,会同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对拟任人选经营思维、带富能力进行考察;对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较为突出的村,会同政法、信访等部门重点对拟任人选群众工作能力、化解矛盾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将合适的优秀人才匹配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

  健全教育管理体系,让实训与考评双向发力

  “这次跟岗学习,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是可简单复制的模板,而是点燃我们立足本土创新的火种。”今年3月至4月,萍乡市湘东区选派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到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茅山镇丁庄村等6个先进村跟岗学习锻炼,学员们认真看、用心学、上手做,把观察和思考记录了满满一笔记本带回家乡。

  “‘实践熔炉’的历练,比任何理论培训都直观。”湘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文静介绍,该区聚焦分级分类、实战实训,创新推行“乡镇兜底培+区级轮训培+上级推优培”三方共培模式,构建“70%实操实践+20%交流帮带+10%课堂学习”培训体系,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同时紧盯学员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打造32个沉浸式现场教学点,创新制定新农人培训计划,重点培养村党组织书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经济能力。

  目前,湘东区已选派村党组织书记20余名到省外先进村跟岗,40余名到区直部门、乡镇业务岗位实训,100余名赴湘赣边优秀村观摩并进行“擂台比武”,50余名到区内示范村参与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发展、综治维稳等重难点工作攻坚,推动16对跨省村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一支好队伍既要靠选,也要靠管。为进一步考准考实村党组织书记的现实表现,贵溪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日常行为纪实,探索建立“平时记录+季度评价+年度考核”监督管理考评体系,制定日常行为纪实“十不”负面清单,创新采取“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方式差异化设置考评指标,落实一季一评,实现精准考评,同时将年度考核结果与报酬待遇、评优评先挂钩,着力营造加压奋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这套动态考评机制通过打破“千人一面”的传统评价模式,将制度创新转化为激励村党组织书记勤勉履职、担当实干的动能——该市周坊镇神前村党总支书记徐圆旺创新打造现代蔬菜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在全镇前两个季度考评中排名靠前,其个人也被选树为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像徐圆旺般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正形成强大示范引领效应,激励全省基层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管中有爱,爱中有管。今年以来,贵溪市共调整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17人,督促村党组织书记整改问题86个。自推进改革以来,该市4名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树为“新时代赣鄱先锋”,7名所在村年度考核第一等次的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拔选聘为乡镇领导干部、事业编制人员。

  重塑成长激励路径,让实干与晋升双向赋能

  “有了这套新的激励机制,我们干劲更足了。”望着身后农场里长势喜人的水稻,安福县山庄乡东头村党支部书记邹建平由衷感叹。

  邹建平所说的激励机制,是安福县为破解村党组织书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长干短一个样问题而建立的分级管理体系。根据任职年限、村级综合考核成绩、个人年度考核等次等指标,邹建平原被评为三星级。但因其带领村民开办“村办农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并成功调解多起重大矛盾,最终提升为四星级,他的年报酬待遇也因此增长近万元。

  如何让村党组织书记“心里有奔头、干事有劲头”?“我们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推行等次动态调整模式,让实干者、有为者能够快速脱颖而出。”安福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以全省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构建村党组织书记“五级晋升体系”,完善“基础薪酬+绩效薪酬+职级薪酬+增收奖补”薪酬体系,以任职年限筑基、考核实绩定星、荣誉表彰添彩为主线,全面激活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动能。

  在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专业化管理方面,我省不仅打出培育储备、管理监督、教育培训、选拔任用等“组合拳”,还致力于畅通村党组织书记上升渠道,定期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选聘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事业编制人员,打破职业发展瓶颈,让村党组织书记干事有劲头、干好有奔头。2024年,全省村党组织书记中共有533人通过选拔选聘脱颖而出,制度性突破有效打通村党组织书记成长通道。

  从“归雁还巢”到“群雁高飞”,江西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头雁效应”转化为“雁阵动能”。如今,在赣鄱大地上,越来越多的“领头雁”带着新理念、新资源和满腔热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