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从革命老区走出的企业,正用智能科技重塑矿业未来。
今年7月,赣州好朋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好朋友科技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战略矿产运营商沙尔基亚锌业正式“联姻”,企业首创的“光子系列智能选矿设备”将应用于哈萨克斯坦最大铅锌矿——沙尔基亚铅锌矿项目,攻坚因矿种复杂、量大而带来的世界级矿石分选难题。
“项目将建成年处理600万吨矿石的智能工厂,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为全球复杂矿种分选树立新范式。”好朋友科技公司董事长何鹏宇说。
经过多年发展,好朋友科技公司已是全球智能光电选矿领域的标杆企业,其智能光电选矿设备已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销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上闪耀的“中国智造”名片。
从“人眼识别”到“AI视觉革命”
时光追溯到2015年。彼时,留学归国的何鹏宇目睹了国内传统选矿的痛点——人工手选成本高、效率低,资源浪费触目惊心。
“一定要用机器替代双手!”何鹏宇决心改变这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一头扎进选矿设备的国产化突围战。而赣州,这座被誉为“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的城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便成为他梦想起航的试验场。
创业初期,团队面临“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功率射线源、高精度传感器长期依赖进口。何鹏宇带着3名技术人员,在大余下垄矿山的简陋实验室里,用工业相机模拟人工肉眼识别,再通过算法处理海量图像信息进行技术攻关。“那三个月,我们每天工作18小时,光测试成像角度就调整了上万次。”回忆起攻关岁月,何鹏宇记忆犹新。
真正的突破来自一次“几何灵感”:团队借鉴圆形结构的空间利用率,设计出全球首创的环形光电选矿设备。这一创新将处理能力提升3倍,分选精度达98%,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一。“传统设备像‘直尺’,我们只能做‘圆规’——在相同体积内实现更高效分选。”何鹏宇比喻道。
前后两年半时间,何鹏宇团队通过大量的工业实验、自研算法、优化硬件性能,联手国内供应商定制开发,找到最优解决方案,攻破技术难关,先后研发出不同探测技术的智能光电选矿设备系列机型,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好朋友科技公司通过“预选抛废”技术,在矿石破碎前剔除大量废石,减少后续磨矿、浮选环节的能耗和水耗,使选矿综合成本降低超过50%,入选品位提升30%。如今,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超200项,其设备通过AI视觉与深度学习,可对矿石进行360度识别,处理效率是传统方式的3.14倍。
“这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对选矿逻辑的彻底重构。”何鹏宇说。
好朋友科技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繁忙作业。潘萍/摄
从“孵化园幼苗”到“小巨人”
好朋友科技公司的成长,与赣州经开区的政策托举密不可分。“没有政策托底,我们不可能在‘无人区’走这么远。”何鹏宇说。
“创业初期,公司账上只有30万元,连买设备的钱都不够。”何鹏宇坦言。作为智能选矿领域的创新企业,关键时刻,赣州市“主攻工业”政策送来“及时雨”:初创期即获入驻孵化基地园区提供的8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运营配套支持,享受房租、水电补贴政策,300万元创业种子基金解决燃眉之急。“政府干部甚至帮我们协调设备进场时间,凌晨还在接我们的咨询电话。”何鹏宇补充道。
更多高效助力来自赣州经开区的“全链条扶持”。赣州经开区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传统矿业向智能化转型,形成了“资源+技术+政策”的创新生态。好朋友科技公司除了在研发补贴低息贷款上累计获得超亿元资金支持外,还被优先纳入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享受上市辅导绿色通道。
2020年,赣州经开区产业引导基金3000万元股权融资注入,推动企业完成核心技术产业化突破;2023年,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战略引领、市场化资本的专业赋能及产业链资本的协同联动,省属龙头企业江铜集团产融控股战略入股3000万元,标志着铜产业链资源整合深化智能选矿技术场景应用,构建起多方共赢的股权生态体系,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资本运作范例。
此外,赣州经开区推动校企合作,促成企业与江西理工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吸引全球AI、光学人才,在多个方面实实在在加速了企业技术落地。
这些“托举”的力量,让技术创新真正长出了翅膀。十年间,好朋友科技公司打造了赣州基地专注实验生产制造落地、深圳分公司聚焦品牌与海外市场、成都子公司致力于关键部件研发的“多地协同”创新网络,估值从3亿元跃升至超20亿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西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好朋友科技公司车间。潘萍/摄
从中国标准到全球标杆
技术突破后,好朋友科技公司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针对不同国家的资源特点,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算法通过本地矿样训练,适应复杂地质条件。
在赞比亚铜矿,设备需适应高氧化率矿石;在蒙古煤矿,要扛住零下40℃的低温;在刚果(金),需分选伴生铜钴矿;在东南亚,设备要适应湿热气候……“我们像‘矿山医生’一样,给矿石照‘CT’,为每座矿山定制解决方案。”何鹏宇笑着说。
为跨越文化差异,企业派驻技术团队驻场培训,与本地伙伴共建实验室,通过“技术迭代+场景验证”一步步打开市场,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让人欣喜的是,中亚某铅锌矿引入企业设备后,抛废率超85%,年节约电耗1200万度,减少尾矿排放30万吨,综合效益提升1.2亿元。
如今,好朋友科技公司已在非洲、中亚、新加坡等地设立区域中心,服务超过150座矿山,处理矿石超十亿吨,节约矿产生产水资源超千亿吨。
“这不是简单的设备输出,而是绿色理念的全球传播。”何鹏宇说。其设备单台年节水超万吨,分选出的废石制成骨料再利用,助力“无尾矿山”建设。
从赣南红土地到全球矿业舞台,好朋友科技公司用十年写下“科技赋能”的生动注脚。何鹏宇的愿景清晰如昨:“未来十年,我们要让光子直接探测技术替代传统探测技术,让中国主导全球光电选矿市场。”
这家从革命老区走出的企业,正用智能科技重塑矿业未来。正如其环形选矿设备的寓意——在资源循环中创造无限可能,用科技续写中国“智”造的动人故事。(潘萍)
好朋友科技公司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