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暖阳解“薪”愁

2025-08-21 14:02 阅读
金溪县人民法院

  “拿到钱,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陈某布满厚茧的手紧握着追回的数万元血汗钱,声音微微发颤。在他身后,另外四位同样曾眉头紧锁的农民工兄弟,此刻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场跨越诉讼与执行的艰辛讨薪路,在人民法院“硬查控”与“软调解”的双重发力下,最终画上圆满句号。

  周某某雇佣陈某等五名农民工进行农田改造提升,工程结束后却未能如约支付劳务报酬。多次催要无果,五人无奈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高效主持调解,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然而,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周某某却再次失信,未按期支付。法律尊严不容挑战,农民工权益必须保障!五人随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迅速亮剑,依法对周某某名下的银行存款、不动产等财产果断采取查封、冻结措施。执行强制力如利剑高悬,财产被牢牢“锁住”,周某某切实感受到法律威严与拒不履行的沉重代价。压力之下,他主动走进法院,找到执行法官,坦陈遭遇经营困难,但也恳切表示:“法官,这钱我认,绝不会赖,一定想办法支付,请给我一点周转时间。”

  法官敏锐捕捉到周某某的履行意愿与其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若简单机械处置其名下财产,虽可快速结案,却可能使其陷入绝境,甚至影响其未来持续支付能力。为寻求最优解,法官化身“连心桥”,将双方重新请回调解桌旁。一方面,法官向周某某释法明理,强调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拖欠农民工工资于法不容、于情难恕;另一方面,也向陈某等人转达周某某的实际难处,引导其理解适当宽限或许更有利于款项最终到位。

  经过法官耐心细致、情理法交融的反复沟通,双方最终互谅互让:周某某承诺克服困难,立即筹措资金;农民工兄弟则同意在金额上做出合理让步,给予其必要缓冲。最终,在法院主持下,五起关联案件所拖欠的劳务费全部执行完毕!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最后落袋为安,五案得以圆满执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