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乡焕新

2025-08-22 05:10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引言

  广昌白莲的栽培历史比广昌置县还早。

  “惠安寺在兴城乡,唐仪凤年间,居人曾延种红莲,数载忽变为白,延舍田为寺,后数年又变为碧。”这段文字出自清同治年间《广昌县志》。广昌白莲的种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公元8世纪,实际种莲时间还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朝廷析南丰县南部三乡置县,因“道通闽广、郡属建昌”取名广昌。

  历经1300余年传承,广昌白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莲作文化系统被列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昌成为全国白莲科研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被誉为“中国通芯白莲之乡”。

  近年来,广昌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文旅强县”战略目标,以文化为魂、创新为径,从智慧赋能、业态创新等维度,将独具特色的莲文化基因注入内涵丰富的山水肌理,重塑文化旅游体验,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取得亮眼成果。

  千年莲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繁花绽放

  塑造文旅融合新空间

  一座城靠什么吸引游客、留下游客,并且让他们流连忘返、再次心生向往?

  7月12日上午,以“莲海碧波千帆竞广昌路上著华章”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在县莲花广场正式拉开帷幕。2025年“莲王”争霸赛、“莲花与少年”——走进广昌青少年研学游、抚河源里景区助农直播带货大赛、“莲香千年味动广昌”白莲美食品鉴会、“甘竹有戏有戏甘竹”莲文化非遗市集、“荷塘夜色”音乐嘉年华……一系列形式鲜活、内涵丰沛的文旅活动,让游客目不暇接。青春的朝气、火热的话题、城市的活力,莲乡广昌再一次吸引全国各地的目光,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浪。

  这是广昌连续第二十年以莲为媒广邀各地宾朋共赴盛会。

  以节会友、以节聚势、以节兴县。从2006年首届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如今的“映日荷花别样红”,一个县城的旅游文化节已蝶变为享誉全省、莲香四溢的文旅金字招牌,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的亮丽窗口。

  当一座城市与文旅活动连接,便有了新的可能——一封令人难以拒绝的“邀请函”。莲花旅游文化节不再是单一的文旅活动,而是渐渐与新消费场景融合,将好看、好吃、好玩“一网打尽”。当地把体验和互动贯穿其中,呈现“文旅活动+新消费”的特色消费业态,为各地游客带来独特的活动体验。

  当前,依托莲花生态优势和深厚的莲文化底蕴,广昌正积极探索“以莲促旅、以旅兴莲”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驿前古镇依托明清古建筑群,融入莲花元素进行风貌整治与业态更新,打造集古韵、莲韵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区;姚西莲海持续完善观莲栈道、观景平台、摄影基地、莲文化展示馆等设施,成为莲旅融合标杆。

  莲海观光游、古镇莲韵游、莲乡生态康养游、亲子研学游,莲田采摘(剥莲蓬)、莲子手工加工(通芯、去皮),香扇制作、莲花主题绘画、摄影、莲文化课堂……一条条精品线路,串联起主要莲区、景点和乡村,一个个参与性强、趣味性足的互动项目,给游客留下美好瞬间。

  “莲”主题民宿、农家乐,荷叶包饭、莲子羹、莲藕炖汤、炸莲花瓣等“全莲宴”特色餐饮……每名游客都能感受极具特色的莲乡风情。线上导览、信息查询等服务构建的智慧旅游平台,为各地游客提供便利。

  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莲花景区,荷源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核心景区,辐射带动姚西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溪畔彭田、广久梦想沙滩、旴源首镇等景点。2024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增长70%,其中莲花生态游人次占比达60%,莲旅融合已成为推动广昌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

  莲花生态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塑造着这座城市的底蕴和风华。

  文化赋能

  迸发文旅发展新活力

  “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这行字排列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重要组成部分——罗家堡红军广场的石阶上方,由花岗岩雕成的立体文字鲜红夺目。广场不远处,是设立于当年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的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来自福建的一群高校师生边走边看,通过一个个文字、一张张图片,感悟发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往事。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70余名党员干部神色凝重,向长眠于此的红军英烈敬献花篮、默哀鞠躬,重温入党誓词后,进行了名为《长征前,那一场不能被忘却的激战》的微党课学习。

  “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已经过去91年,广昌苏区军民在革命斗争中孕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至今仍然散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广昌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高虎脑战役展览馆讲解员伍广昌介绍,这里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打卡点,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广昌深挖“红、古、绿、今”文化资源,强化系统谋划,注重整体推进,将散落在县域境内的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夯实文旅载体。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为契机,广昌突出文物保护原则,注重文旅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长征步道、红军小道等形式,将红色文化遗址遗存、古建文物及乡村旅游点等资源连接贯通,实现成片利用,“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广昌讲起”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红、古、绿”特色景区。立足一望无际的百里莲花带、水天一色的青龙湖、宋风依旧的河东雁塔、古朴典雅的明清古建筑群、巧夺天工的明代古寺龙凤岩……该县充分发挥“红、古、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基本形成以中国莲花景区为核心的南部莲乡古镇民俗体验区和以青龙湖、龙凤岩、现代农业示范园、翠雷山等为重点的城区近郊丹霞山水健康养生区,以及以红色文化、古镇文化、书院文化、农耕文化、戏曲文化,融合罗家堡战斗遗址、甘竹老街、雯峰书院等资源的北部多彩文化体验区,打造了中国莲花景区、广久梦想沙滩、广昌路上红色群雕园、革命烈士纪念馆、高虎脑苏区小镇、旴源首镇等一批景区景点。其中,旴源首镇景区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昌路上红色群雕园、荷源景区已创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虎脑苏区小镇已创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

  文化的厚度加生态的底色,勾勒出广昌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多元图景。

  项目为王

  融出文旅产业新业态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广昌给出答案:项目为王,加速产业提能升级,融出新业态。

  在驿前镇白莲产业园内江西炉小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颗颗金黄饱满的新鲜莲子在传送带上翻滚,经过风干、速冻保鲜、真空包装等工序后,在冷库整装待发。看似简单的生产工艺,背后是公司与高校联合研发的“瞬间锁鲜”专利技术。产品将通过冷链运输发往全国各地中、高端酒店餐桌,口感和刚刚采摘下来的几乎没有差别。

  5月签约、6月投产,这家企业研发生产的“广昌鲜莲”系列食品已经快速进驻北上广深、成渝等地,与全国头部餐企和各地中、高端连锁餐饮供应链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形成“赏莲—品莲—购莲”消费闭环,深度融入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有专利技术支撑,我们想改变当前普遍使用干莲做滋补品的传统,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享用鲜莲产品,并致力成为中国休闲食品和轻养生大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炉小莲食品科技项目负责人余敏信心满满。

  相比炉小莲食品科技在文旅产业的全新发力,有着30余年沉淀的江西宏志扇业有限公司则是始终坚守。这家位于甘竹镇香扇产业园区的当地企业从小作坊发展到规模化生产,年产折扇千万余把,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深受客户喜欢。

  “前几天,一对西班牙母女来到厂里实地考察,当场签下6万余把西班牙彩扇的订单。”现年64岁的创始人王宏䘵随手拿起几把不同款式的香扇介绍不同国家对扇子图案的喜好,针对客户需求设计制作,有的是国外当地的风情图案,更多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图案风格。

  数十名当地村民在各自岗位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经他们制作的有着浓浓中国元素的扇子,已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

  一粒粒来自田间的新鲜莲子端上全国多家中、高端酒店的餐桌,一把把产自乡镇厂房的折扇走出国门,炉小莲食品科技和宏志扇业是广昌文旅产业发展的侧影。

  莲语千年、荷香世界。近年来,广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积极争创全国红色文化和莲花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发挥莲花生态优势,文旅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全县有规上文化产业企业9家,1至6月主营业务收入达4.9亿元,同比增长43.48%。

  “夏赏莲花、秋卖白莲,一年四季卖鲜莲”,这是当地白莲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的全季产业模式。文旅融合不仅拓展了体验消费,还大幅提升白莲产品溢价能力,莲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结合节假日,组织开展文旅迎新春系列活动、“莲乡春色红土欢歌”——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文旅活动101场,接待游客407.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

  推介活动精彩纷呈。以活跃文旅消费市场为目标,结合本地特色和市场需求,广昌推出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和免门票等优惠活动,在国内外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参加2025“如画江西风景独好”抚州文化旅游(阿联酋)推介会,在东华理工大学开展广昌文化旅游非遗美食展活动,加大广昌文旅宣传力度,提升广昌知名度。

  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促进了广昌文化与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带来了文旅产业的万千新气象。

  访谈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广昌绘就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从城区到乡村,从工厂到景区,一场资源活化、产业融合的文旅发展热潮正在莲乡大地涌动。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我们正站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历史节点。广昌将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广昌县委书记吴自胜表示。

  多维推广提形象,擘画文旅融合新图景。推进旴源首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品牌建设、中国莲花景区品质提升建设、荷源公园旅游业态提升建设等工作。持续提升打造荷源景区、甘竹老街、驿前古镇古商贸街等文旅业态,积极培育荷源景区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夜游、夜宴;开展“非遗+旅游”“红色+旅游”等文旅消费新业态,推进文旅消费升级。

  聚焦重点促融合,开创文旅产业新局面。推动广昌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广昌县雁塔新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及广昌县甘竹镇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二期)、华润希望乡村又见甘竹项目、广昌县荷源森林公园品质提升项目、广昌县驿前镇莲产业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规上文化企业发展持续向好。

  文化惠民增活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做好甘竹孟戏展馆后续管理和传承人数字化工作,利用广昌孟戏数字化保护与数字虚拟现实应用项目,使广昌孟戏突破地域限制,在虚拟空间获得广泛传播。开发云演艺非遗数字化体验场景,进一步促进非遗的分享、互动和消费等,实现非遗与数字虚拟现实应用。选派孟戏、木偶戏赴抚州、景德镇等地展演,通过跨区域交流展示,提升地方戏曲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魅力。

  “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旅游为文化搭建舞台,让城市魅力尽情绽放,让广昌的文化旅游产业底色更足、成色更优、亮色更显。”吴自胜的话语让人充满期待。

  一幅“诗和远方”的新画卷正在莲乡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编者手记

  八月,走进莲乡广昌,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莲作历史绵延千年的文化传承,到跨越山海开展交流的文旅产业;从红色记忆里流淌的精神血脉,到非遗传承中跃动的文化基因,广昌以文旅融合为笔,在历史与现代的经纬间,绘就出一幅美美与共的生动画卷。

  当游客的脚步丈量着古镇的烟火,当文化的芬芳浸润着全域的山水,当创意的火花点亮每个节庆的夜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旅游数据的攀升,更是一座城市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翼,向着高质量发展振翅高飞的蓬勃姿态。

  莲乡焕新,蕴含无限可能。

  温凡/文(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广昌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