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味飘香满京城——十八家门店掌门人的赣菜推广之路

2025-08-22 09:36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特派全媒体记者卢勇、史港泽 通讯员姜瑞红报道:“要让赣菜在北京有一席之地。”2000年,“赣南人家”创始人熊慧玲带着家人来到北京,内心目标明确而坚定。

二十多年来,熊慧玲凭借不懈努力,走出了两条赣菜推广之路:镜头前,她是一名“网红”,不遗余力地宣传赣菜文化;镜头后,她作为北京十八家赣菜门店的掌门人、北京江西企业商会副会长,传承家乡味道,吸引更多人爱上赣菜,不断提升赣菜的知名度。

图说:8月21日,“赣南人家”创始人熊慧玲在店内接受江西日报采访.jpg

8月21日,“赣南人家”创始人熊慧玲在店内接受江西日报采访。(史港泽 摄)

三代传承 把赣菜馆开到北京去

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拉着儿子,在熊慧玲记忆中,二十多年前那趟从南昌到北京的火车特别慢,但她的内心却是无比坚定——“把赣菜馆开到北京去”。

三代人的接力传承塑造了这份执念。“70后”熊慧玲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以前,她的奶奶在南昌市新建区西山镇开小吃店,她的爸爸接手后,在新建区开起了炒菜馆,从小接触赣菜文化的她认为走出县城还不够,要在首都北京留下赣菜的香味。

“2003年‘赣南人家’北京劲松总店开业,沉淀十年,2013年吕家营店开业……2025年6月,国贸店开业。”熊慧玲执掌下,十八家赣菜馆布局完成,进一步扩大了赣菜在京影响力。

熊慧玲的赣菜馆总共500多名员工,其中300多名来自江西,他们大多在后厨工作,菜馆也依靠他们保障了江西风味。

连锁扩张带来的效应还不止于此。“赣南人家”在京扎根20余年,培养了不少店长、厨师长,他们学习赣菜文化,又另外开起来十多家赣菜馆,逐步发展为在京赣菜的中坚力量。

“赣南人家”给予这些优秀人员多方位的帮助扶持。熊慧玲认为,他们在北京开赣菜馆,是在推广赣菜、宣传赣菜文化,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更应该抱团取暖,为赣菜打开更大的市场。

“啤酒鸭、鄱阳湖鱼头、三杯鸡……一道道赣菜录入首都人民菜单。”在熊慧玲看来,赣菜最大特点是有锅气,“够味够辣够下饭”,她坚决不做预制菜,选用家乡食材,采用家乡做法,留住家乡味道。赣菜逐步在北京积攒名气,越来越多人认可、喜爱赣菜。

是网红 更是赣菜宣传使者

在“赣菜女王熊大姐”的短视频账号里,熊慧玲总是喊着一句“江西人一定要帮助江西人”的口号,将在京江西人凝聚在一起。她发布的不少视频点赞量上千,有的甚至过万。熊慧玲对于网红称谓并不抗拒,她直言,要借用网红身份当一名赣菜宣传使者。

“赣菜很有特色,但是缺少宣传,我希望通过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响赣菜的名气。”熊慧玲时常顶着“赣菜女王”的网名,讲解赣菜的做法和口味,推广宣传赣菜。

“江西十大名菜、江西人最爱的那口炒粉、三杯鸡的秘密……”凭借一个又一个视频,“赣菜女王熊大姐”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赣菜,对赣菜产生兴趣,进而品味赣菜。

近年来,江西小炒凭借独特的风味、扎实的品质、丰厚的赣菜文化积淀,热度一路飙升,成功“出圈”。

熊慧玲说,赣菜餐饮人应当借着热度,把赣菜做得更美味的同时,将赣菜故事讲得更生动,共同推动赣菜向全国进军,在全国“生根发芽”,让“江西米粉”“江西小炒”等赣菜陆续出圈出彩。

不仅如此,她还热衷于公益事业。7月,她在赣菜馆门口贴上困难群众免费用餐的标语,为突遇困难的人解决温饱问题。去年至今,她呼吁粉丝和商会会员向九江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孩捐款10余万元,目前,患病女孩恢复状况良好。

熊慧玲表示,希望将江西人的拼搏精神与赣菜文化、公益行动相结合,在凝聚乡情的同时,传递更多正能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