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豆腐姑娘”李福贵何以打动人心

2025-08-22 17:08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河南博主李福贵发布一条视频,视频里记录了她用自媒体收益带村里46位老人去郑州旅游的全过程。截至8月22日11时,该视频已有740多万点赞。

  没有宏大场面,没有华丽台词,镜头里只有老人们好奇张望的眼神、略显拘谨的合影和发自内心的笑容。一位老人开心地说:“孩子们说在视频里看见我了。”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多少农村老人被看见、被记住的渴望。

  在中国,像这样的老人有3亿多。根据《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农村老人往往是沉默的群体,他们可能一辈子没出过县城,不会用智能手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却少有发声的机会。李福贵做的,就是走进这些几乎被遗忘的角落,把镜头对准这些皱纹深处的故事。

  为什么人们总会被打动?从“蹭饭”书记到村支书“小芳”,再到今天的李福贵,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或许是因为他们关注的从来不是宏大的命题,而是“人”本身。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当不少自媒体追逐热点、制造对立时,有人却选择把目光投向那些“没有流量价值”的老人,这份朴素的初心本身就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李福贵的工作日常就是开着货车在太行山脚下的村庄穿梭。她走过的村子,大多住着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小货车成了连接他们与外界的重要纽带。量血压、拍照片、修手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老人来说却是大事。乡村振兴不只是道路硬化、房屋改造,更是让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都能有尊严、有盼头。

  一个社会文明的刻度,往往体现在对“慢行者”的态度上。当发展的高速列车呼啸前行时,我们是否记得那些被落在后面的人?是否愿意为那些跟不上脚步的人稍作停留?李福贵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展现了这种“等一等”的善意与温度。

▲出发前,李福贵为老人量血压,购买保险,通知子女,备好晕车药、救心丸……

  2024年起,李福贵把日常拍成短视频:帮老人晒麦子、给失智母亲扎小辫、为老乡拍照片……没有滤镜、没有脚本,却能打动人心,网友称她为“豆腐姑娘”。如今,她的账号有了超千万关注者。大家支持她,本质上是在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投票。在这个世界里,经济发展不忘人文关怀,人的价值远超流量价值,每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山依旧是那座山,但当善意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跨越的。李福贵和老人们的旅行虽然结束了,但这场关于温暖与陪伴的实践才刚刚开始。在嘈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移山愚人”。他们或许走得慢,却走得稳;他们做的事情看似很小,却一点点改变着世界。

  (谢丹玲 董文朴)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