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基层行|小小丝瓜,做出百万元生意?湖口这个村太会了!

2025-08-22 20:32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亚婧 通讯员徐会刚、陈军报道:立秋时节,暑热未消,走进湖口县武山镇莲凤村丝瓜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丝瓜藤蔓爬满支架,一个个饱满的丝瓜垂挂枝头,村民正忙着采摘、泡洗、晾晒。

“趁着天气没那么热,我们凌晨4点半就来干活了。收入不错,一年能挣两三万元。”村民曹艳平一边整理丝瓜络,一边告诉记者,这片50余亩的丝瓜基地,主要生产丝瓜络,由莲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杰带头创办,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园”。

早些年,曹杰从事农产品收购,在外考察时接触到丝瓜络产业,发现其具有技术门槛低、周期短、用途广等优势,便决定尝试。2018年,他当选莲凤村党支部书记后,将这一产业引入村集体,利用荒坡地改良种植,逐步形成规模。

“以前种别的经济作物效益一般,后来发现丝瓜络市场需求稳定,就决定推广。”曹杰介绍,成熟的丝瓜经过晾晒、剥皮、去籽等工序,可加工成天然清洁用品,因其环保、健康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

起初,村里的丝瓜络以原材料形式外销,但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较大,价格不稳定。为提升附加值,曹杰带领村民探索深加工,开发出洗碗片、鞋垫、布鞋等产品,并逐步拓展至装饰品等领域。

“现在我们的洗碗片月产5万片,鞋垫和布鞋月销近300双,还能按订单生产其他产品,年产值约100万元。”曹杰说,“通过深加工,丝瓜络的利润大幅提高,村民收入也更加稳定。”

后来,湖口县成立了丝瓜络产业链联盟,推动种植规模化。目前,全县丝瓜络种植面积达600余亩,亩产干材料200至300斤、产值4000至5000元,明年预计扩种至1000亩。“丝瓜络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真正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赢’。”曹杰说。

如今,小小的丝瓜络已成为湖口县农民增收的“黄金络”,一条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丝”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