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思|“清凉券”中有温暖
今年入夏以来,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而特殊困难群体的防暑降温问题更是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据报道,南京市民政局联合多部门对3.8万户低保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每户一次性补贴65千瓦时电费。这项“免申即享”的惠民政策是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让特殊困难群体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沁人心脾的凉意。
细究这项补贴政策,其诸多特点都颇具借鉴意义。其一,补贴不分峰时谷时,从根本上消除了困难群众的用电顾虑,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其二,创新采用“免申即享”模式,特殊困难群体无需提交任何申请材料,相关部门直接将补贴充值到用电账户,这一举措避免了因手续烦琐导致部分群众放弃申领的情况,确保了政策能真正落地见效;其三,选择“发电”而非“发钱”,细心考虑到部分困难群众即便拿到补贴,仍可能为了省钱而强忍高温,于是,通过直接充值电费的方式,让他们能安心用电。可以说,人文关怀、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的三重加持,让这张特殊的“清凉券”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事实上,除了“舍不得用电”,特殊困难群体在生活中仍面临不少其他难题。关心他们,就必须从其实际需求出发,不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以真心服务、精准发力实现精准保障。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始终把困难群体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将他们的冷暖时刻记在心上,决不能让关怀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在政策制定的每一个细节、服务提供的每一个环节,让特殊困难群体真切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另一方面,建立动态需求监测机制,依托社区网格力量,定期走访慰问,精准掌握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为后续的保障工作提供精准依据。同时,进一步优化简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或“一次不用跑”服务,将各类保障业务整合到统一平台办理,减少困难群体的奔波之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保障举措,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夏有清凉、冬有温暖的幸福生活。
钱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