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台球运动“撞”出新业态
▲南昌市台球协会教练执裁比赛。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 实习生熊俊杰报道:夜幕四合,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绿茵路的睿铂台球俱乐部里,清脆的撞球声此起彼伏。一名银发老者俯身瞄准,目光紧盯着白色母球,“嘭”的一声,母球精准将3号目标球送入球袋。
从过去的街头露天球桌,到如今上千家场馆升级为环境舒适,价格实惠的智能综合体,南昌市通过政策引领、赛事赋能、培训助力,让老中青少都能拿起球杆,全民参与的台球新潮流正火热上演。
台球场馆火爆“一台难求”
“赵心童夺冠的5月6日,我们球房像过年一样热闹!”睿铂台球南昌县银三角店经理李瑞文说,当天直播时,60多张球桌旁挤满了观赛的球友,夺冠瞬间全场起立欢呼鼓掌。当看到赵心童身披国旗庆祝时,很多球友洒下了热泪。李瑞文说,赵心童夺得中国首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之后的几个月,该台球俱乐部客流量增加30%,晚间黄金时段要提前3天预约才能订到台位。
家住红谷滩区的王帅是一名有着20年球龄的老球友,见证了南昌台球运动的变迁,他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专业球杆一边对记者说:“20年前,南昌街头基本都露天的球桌,像样的球房没几家,现在光我家附近就开了3家。”
邱小波此前是一名媒体工作者,近两年转行经营球房。他在南昌市东湖区开办的金杆荣耀台球俱乐部堪称台球综合体的典范。除了28张标准球台外,还设有餐饮区、观赛区和棋牌包间,40多名员工提供从点餐到陪练的一站式服务。“以前靠台费盈利,现在商品销售和教练服务占比达40%。”暑假期间,他的俱乐部日均营业额超2万元,比平时翻了一番。
▲南昌市台球协会教练执裁比赛。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
认知转变推动行业逆袭
在邱小波看来,台球之所以能持续火爆,背后有着多重原因。首先,这项运动门槛不高,运动量相对适中,既具备竞技的挑战性,又能满足社交需求,趣味性十足,很适合城市上班族在忙碌之余放松身心。
明星效应的推动更是关键。近年来,丁俊晖、赵心童、潘晓婷等台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亮眼表现,让更多市民对台球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今的台球运动已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而是覆盖了老中青少全年龄段,呈现出显著的全民化发展趋势。南昌市台球协会秘书长王时浩介绍,目前全市注册台球俱乐部已超1000家。
王时浩介绍,南昌的台球俱乐部主要有中式台球、美式落袋、斯诺克,其中,中式台球因规则简单、上手快最受市民欢迎。特别是在今年赵心童世锦赛夺冠之后,更推动公众对台球的认知革新——“不良嗜好”“不务正业”等旧标签逐渐褪去,人们开始关注这项运动对青少年意志、耐心和专注力的锻炼价值。
赛事培训助推规范化发展
认知转变直接带火了台球培训市场。南昌市台球协会教练王帅感慨道:“过去很多人认为打台球不正经,现在我从爱好者转型为专职教练,靠培训年收入超20万元。”他每年教授上百名学员,其中不乏8岁的小爱好者,越来越多家庭将台球纳入孩子的兴趣培养清单,视其为提升综合素养的新途径。
政策与赛事的双重加持为运动发展注入动力。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台球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区配套相关设施,进一步补齐群众健身设施短板、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南昌市则以赛事为引擎搭建全民参与平台,先后举办“南昌中式台球球王挑战赛”“南昌都市圈中式台球团体超级联赛”“江西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中式台球赛”等赛事,推动“全民台球”氛围升温。
为夯实发展根基,今年3月,南昌市台球协会组织17人赴“世界台球名城”——玉山县参加国家级培训,多数人已成功拿证,这些持证教练已成为普及台球运动的骨干力量。协会还在南昌县和红谷滩区搭建台球(业务)运动员考级中心,配备70多张训练球台,通过制定赛事标准、完善青少年培训机制构建专业化框架,持续开展赛事与普及活动,推动南昌台球运动向规范化、专业化迈进,让更多市民认识并爱上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