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院文化赋能人文经济发展
“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大课题,蕴含着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文底色。
江西自古便是文风昌盛之地,以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象山书院、白鹭洲书院等为代表的古代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教育机构,更是学术争鸣、思想交锋的文化高地,孕育了“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为国育才”等深刻的思想精髓。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让江西书院文化焕发新生机、绽放新光彩,转化为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样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书院文化是发展人文经济的深厚根基。其一,书院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人文经济的重要内核。江西书院始终贯穿着对人格修养、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的极致追求,这种“崇德向善、崇文尚教”的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为现代产业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底蕴,使经济发展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为人文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其二,书院文化倡导的“经世致用”是人文经济的实践导向。江西书院普遍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实践精神,书院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实干人才。这种“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精神,正是人文经济破除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现象的关键所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停留在浅层的符号消费,而应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解决现实问题、创造实际价值中彰显文化的力量。其三,书院文化承载的“雅集”传统是人文经济的场景原型。古代书院不仅是讲学之地,更是文人雅士、社会贤达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品茗论道的社交空间,形成了独特的“雅集”文化。这种集教育、社交、休闲、审美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场景,恰恰是现代文旅消费、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理想形态,为我们今天打造沉浸式文化街区、主题化文旅综合体、高品质文化沙龙等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灵感和文化原型,为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源泉。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书院文化赋能人文经济发展,让书院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坚持创造性转化,在“活化叙事”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打破人们对书院文化的刻板印象,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书院故事,让书院文化真正“活”在当下、“火”在未来。一是活化教育功能,推动物理空间的功能再造。盘活散布城乡的书院遗址、名人故居,将其改造为集阅读、展览、讲座、艺术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书房”和“乡村文化客厅”,使其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美育课堂”与“精神驿站”。二是再现“雅集”场景,打造高端“文会”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鹅湖书院论坛”等公益性文化讲座。三是围绕书院文化,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江西人文底蕴的优秀文艺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讲好江西故事,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成果中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有始终坚持普惠共享,让书院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创新性发展,在“深度融合”上做文章。做好融合赋能的文章,将书院文化的人文价值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价值,发展壮大人文经济,助力江西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文化与制造业、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人文经济新增长点。加快以“书院文化+”模式赋能产业升级,大力扶持一批兼具文化底蕴和市场活力的“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大力发展以书院为主题的文旅融合产业,打造集历史探访、学术交流、研学旅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让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等古老书院成为体验江西人文魅力的重要窗口。二是锚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一方面,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开发线上书院、云上讲堂等新业态,让书院文化跨越时空,催生新的文化消费模式。另一方面,以书院文化IP为核心,开发数字动漫、文创产品、主题游戏等,发展研学旅游、会展论坛等新型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坚持品牌化塑造,在人才支撑上求突破。品牌是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对江西书院文化进行顶层设计和全球推广,同时,大力培养一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有情怀、又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是要从“文化解码”走向“IP塑造”,深入挖掘江西书院的历史文脉与精神内涵,形成系统化、可转化的核心文化标识。推动建立跨区域书院文化联盟,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共同打造精品文化廊道,提升中华文化整体影响力。二是要实现从“文化引流”到“留住人才”的跃升。一方面,构筑“青年友好型”文化生态,创新书院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增强其在青年群体中的参与感、互动性与价值共鸣,让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以“善治”涵养“近悦远来”的城市品格,探索建立“文化合伙人”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深度参与文化建设,让开放、真诚、有温度的文化氛围成为留住人才的“强磁场”。三是要跳出“一院一地”,共绘“满园春色”。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同质化、碎片化开发。省级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绘制全域书院文化发展“一张图”,推动形成差异化定位、功能互补的书院文化产业集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不同区域的书院联动发展,不断提高江西书院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付颖群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