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景区雕塑造型诡异?个性设计不能脱离大众审美
近日,有网友发布短视频称,云南丽江的一处主题公园内,“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造型诡异,让人产生不适。
据了解,网友所指的这处主题公园是丽江的荒野之国艺术园,主要内容就是各类雕塑。在生活类平台上,这里也被列为丽江景区好评榜的第二名。该主题公园工作人员表示,雕塑主要是以童趣童真为主题,至于有些人所提到的“不适感”,是因为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产生的。10月13日,荒野之国艺术园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对部分有争议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拆除。

云南荒野之国主题公园是由民间艺术家乔小刀打造的,初衷是为其女儿打造一个童话王国,主打梦幻温馨。但是,从网友发布的“人体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视频来看,其造型确实给人一种恐怖和诡异的感觉,让人非常不适,完全看不出童趣童真,与梦幻温馨的童话王国定位形成鲜明反差。

云南荒野之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有些人觉得一些雕塑吓人或者诡异,其实是和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有关的”。应当说,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确实不同。然而,不难看出,这套说辞背后的本质是对游客审美体验需求的忽视。
云南荒野之国是面向游客售卖门票的景区,不再只是私人空间,而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这决定了其景观、雕塑等设计,不同于个人工作室的自由创作,不能只考虑艺术家、设计师的个人艺术表达,还需要考虑大众观感,顾及大众审美。因为走进景区参观游玩的游客,男女老幼都有,也没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他们当中不少人艺术欣赏水平还不够高,理解不了先锋前卫的艺术作品。特别是以童趣童真为主题的雕塑,更要顾及儿童游客的心理感受。如果景区设计过于追求个性表达,雕塑造型太过诡异,与大众审美严重脱节,让游客无法接受,乃至吓到儿童游客,那么将失去大众的喜爱,拦住游客购买门票的脚步,景区很可能沦为“小众艺术”而非大众文旅。

实际上,从景区运营角度说,应当以游客为导向,要有主打“听劝”的雅量,避免沦为孤芳自赏。景区设计的画风,需要考虑游客声音和意见,应当多与游客对话,对那些让游客产生“不适感”的景观、雕塑提供免费的艺术创作思路讲解,争取游客理解,或进行适度改造,让其符合大众审美,又或是直接将其从景区公共空间驱逐出去,不再碍人眼、吓到人。
总而言之,当代艺术表达需要永远保持先锋性,艺术表达也可以特立独行,但是面向公众的公共艺术表达需要兼顾大众接受度与场景适配性。景区景观艺术设计创新,应当充分尊重大众审美,在个性表达与大众审美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共鸣,让游客游玩体验更舒适、更美好。
(何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