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1、2号线延长线开通100天,进出站851.15万人次 空轨换乘 生活焕新
10月5日7时,南昌市民黄永年来到小区门口的高新大道站,坐上地铁1号线。1小时15分钟后,列车稳稳停靠在昌北机场站。穿过风雨连廊,黄永年进入机场大厅。“我经常出差,以前来昌北机场只能打车。自从地铁1号线延长线开通后,坐地铁就可直达昌北机场,方便又省钱。”黄永年高兴地说。
当天,正是南昌地铁1、2号线延长线开通运营100天。其中,1号线东延线为瑶湖西站至麻丘站、北延线为双港站至昌北机场站,2号线东延线为辛家庵站至南昌东站。3条延长线将南昌站、南昌东站、南昌西站、昌北机场“三站一场”全部串联,让南昌轨道交通正式迈入“空轨换乘”时代。
便民出行,发展新机
据统计,开通100天内,南昌地铁延长线总进站量417.94万人次、总出站量433.21万人次。其中,南昌东站共有61.85万人次进站、53.09万人次出站;昌北机场站共有50.28万人次进站、49.95万人次出站。与此同时,麻丘镇、罗家镇等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区域,也因为地铁延长线的开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0月7日上午,记者乘坐地铁来到麻丘站,刚下车就看见许多老年人拎着菜篮、环保袋前往同一个出口。一名乘客告诉记者,麻丘站开通后,很多当地人会将自己种的蔬菜挑到地铁站周边的农贸市场卖,新鲜又便宜。“我们虽然住在市区,但是可以坐地铁直达麻丘,不仅可以买菜,还可以打发时间。”该乘客笑着说。
“去年南昌东站开通,今年地铁2号线延长线开通,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李新华是罗家镇罗家村村民,经营着一家纺织厂。他说,罗家村和他的企业就在罗家集站附近,不论是村民出行,还是员工上下班,都非常方便。“这段时间,随着地铁沿线地面基础设施的提升,道路更加宽阔整洁,城市界面焕然一新,大家都笑着说自己不用买房也住进了城市里。”
创新管理,暖心服务
地铁1、2号延长线的开通,不仅增加了轨道交通的里程,更在管理服务上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作为全新的智慧车站,南昌东站地铁站通过采用全息感知、数据建模、视频分析以及可视化等技术,在车站运营管控、应急处置以及设备运维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性应用。记者走进南昌东站地铁站控制室,看见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着车站客流、环境、能耗等多项实时运营数据,实现了“一屏全观”。
该站值班班长谢岩介绍,站里可以实现一键完成车站环控、照明、闸机、电扶梯和出入口卷帘门等设备控制,全程操作只需约3分钟,较传统人工开关站时间缩短了90%,有效提升了车站人员工作效率。此外,车站智能运维功能还可以根据人流自动给出预警,避免响应不及时、应对措施不精准等问题,让乘客安全得到更好保障。
除了创新管理,便民服务也让乘客感受到温暖。9月20日,南昌东站地铁站工作人员接到高铁站通知,一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即将乘坐地铁。随即,工作人员准备好轮椅,快速接洽,将该乘客护送上车,保障乘客安全顺利出行。
如今,南昌地铁延长线与其他站点一样,可以提供多项“阳光服务”——为孩子们提供专属阳光书屋,为特殊需求乘客提供专属便利的阳光服务卡,免费提供热水、纸巾、创可贴等便民物品的阳光百宝箱,为行动不便者提供点对点服务的阳光预约,拿起服务台电话即可直连工作人员的阳光电话……
“未来,我们将持续收集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让乘客出行更加便捷、更加无忧。”南昌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