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里看底气和信心

2025-10-20 04:40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十四五”时期,江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从2021年跨越1万美元大关,到2025年预计达到1.1万美元的突破。这表明,江西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站稳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交出了一份动力足、底气足、成色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按世界银行标准,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门槛在1.4万美元左右。江西1.1万美元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这一门槛,意味着冲刺高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基础已经形成。这背后,既源自于“量”的积累筑牢发展底盘,也得益于“质”的跃升激活发展动力。

  从经济规律来看,宏观经济的稳健增长与微观个体的收入提升,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十四五”时期,江西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从2022年3.2万亿元增至2025年预计3.6万亿元,实打实地筑牢了居民增收的基本盘。这一跨越离不开工业体系“压舱石”的坚实支撑。通过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江西工业增加值2025年有望达到1.2万亿元。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超五成,工业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超六成。正是这稳当当的工业底盘,撑起了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经济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当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换句话说,经济迈上新台阶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来实现。“十四五”时期,江西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省已有万亿产业1个、千亿产业14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实现营收1.16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中部地区第一位;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正加速向万亿产业迈进;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获批建设,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突破40万家……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苗成大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蓬勃兴起,全方位展现出江西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与强大韧性。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站稳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正是把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注脚。“十四五”时期,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2.8万元,增至2024年的3.6万元。收入增长了,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不仅如此,“十四五”时期,我省每年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省民生领域支出达2.7万亿元,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80%左右。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622所、新增学位约76.6万个,婴幼儿入托补贴、千人口护理床位等政策全国领先,7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通过将更多资源“投资于人”、服务民生,持续减少群众生活的后顾之忧,老百姓的日子更有奔头、更有盼头、更有甜头。

  “站稳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是底气,更是动力;“向高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迈进”,是决心,更是信心。敢想、敢拼,步履不停、开拓创新,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将迈上新台阶。

  邹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