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织梦 “赣途”如虹

2025-10-20 10:18 阅读
江西日报

  “赣深、安九、昌景黄高铁相继建成通车,昌九、长赣高铁加快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时速350公里高铁全覆盖”……“十四五”时期,江西通过大力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江西高铁建设跑出追赶加速度,始于对国家战略的精准锚定和科学的谋篇布局。《江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紧密衔接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快建设全省“六纵六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区际通道布局,进一步提升骨干通道能力。在高速铁路方面,要求围绕打造南昌“米”字型高铁网,重点加快推进南昌至南京、合肥、武汉、岳阳、厦门(福州)等方向高铁建设,建成安九客专、昌景黄铁路、昌九客专,研究建设常岳昌铁路,推进昌厦(福)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赣深客专、开工建设长赣铁路,加快构建“一核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布局。2021年,赣深高铁、安九高铁相继通车,一举打通江西南北向出省通道;2023年,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运营,不仅让江西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时速350公里高铁全覆盖,更为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从曾经的高铁“绕着走”,到如今跑出加速度,江西在高铁发展史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如果说高铁线路是物理脉络,那么“十四五”时期各地涌现出的“高铁+”模式,则让这条脉络真正流淌起发展的“血液”,那些曾经因交通阻隔而“藏在深闺”的产业潜力、生态禀赋、文化底蕴,拥有了与外部市场高效对接的广阔舞台。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高铁+产业”的集群效应尤为亮眼。例如,赣州市南康区抢抓赣深高铁通车机遇,冠名“南康家具高铁专列”,把“中国实木家具之都”的品牌名片精准递向粤港澳大湾区。借助便捷交通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市场辐射,2024年,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产值已突破2800亿,实现产业发展的跨越。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如今已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沃土,集聚的13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据了解,该试验区70%的客商来自长三角地区,高铁带来的要素高效流动效应功不可没。在文旅领域,“高铁+”也碰撞出了新火花。今年,“坐着高铁看赣超”成为了江西人的新风尚,球迷们搭乘“球迷专列”穿梭于各大城市观赛,既点燃了人们对本土足球的热情,也带动了沿线旅游消费,让江西的文旅魅力得以进一步释放。

  高铁织梦,“赣途”如虹。如今,江西的高铁网络还在不断加密、延伸。这条承载着希望的“钢铁脉络”,正带着江西的产业优势、生态价值与文化底蕴,向着更加可期的未来全速前进。

  黄仕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