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锚定“双高”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人才培养高地
大江新闻讯 (通讯员 徐莉娜)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牵头成立全国汽车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西赛区“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立项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国家铲运机行业标准制定牵头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锚定方向、精准发力,让“双高”建设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劲引擎,将“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对接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开在车间里,在打造装备制造人才培养高地之路上,步履铿锵,奋楫笃行。
党建引领 思政育人启新程
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对标争先”计划与“双融双育”活动,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培育体系,推动党建与思政品牌深度融合,形成以“思政润心,知行合一”理念为核心的特色思政育人品牌。
七月骄阳似火,青春步履不停。今年暑假,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以“青莲”开篇,在南昌廉文化馆为“小青莲”社会实践队成员讲授廉洁思政课。每年暑假,学校组织师生常态化开展红色走读、田野宣讲、志愿服务等暑期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红色场馆与乡村振兴一线,让“思政小课堂”生动融入“社会大课堂”,打造一系列行走的思政金课。
“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追求?”学校以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改革为引擎,深度挖掘校史文化、工匠精神等特色资源,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以青春之姿答写青春之问。为进一步拓展“云端”思政阵地,定期推出“机电新青年”“匠心匠语”等系列精品微课,并邀请红军后代、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杰出校友走进校园,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场域。
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目前,学校思政育人项目获评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思政品牌工程获批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共赴‘锂’想”班入选江西省高校“红色班级”创建试点;学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金奖,“逐光”社会实践服务队获评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教师获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和红色文化课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0余项,一批优质作品被评选为江西省“双师同堂”“师生同台”“一线课堂”示范课堂。
“双高”固本 提质培优强根基
2022年,学校入选江西省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三年来,学校围绕建设目标,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与质量革命。
紧密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系统构建“1+2+N”专业群体系,打造以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为引领,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两大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骨干,多个特色专业群为支撑的发展格局。目前,学校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招生专业占比达86.36%,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高度契合。
内涵建设提升明显。学校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教学资源库访问量超3800万次,多部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引培高层次人才69人,其中博士(含在读)18人,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突破84%。实训基地能级不断提升,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与龙头企业共建8个产业学院,形成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体系。
学校全面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协同,切实履行服务区域发展的职能。精准对接高端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链,创新“政校行企”协同机制,牵头组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汽车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欣旺达锂电科技学院、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北京软通鸿蒙应用开发现场工程师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联合企业共同破解资源协同难题。同时,学校实施“双翼驱动”,既深耕区域,服务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又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共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实现服务能级的跨越。近年来,学校完成技改项目14项,横向课题29项,获授权专利77项,参与制定《矿用防爆柴油铲运机标准》等行业标准2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显著增长,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向好。
职教出海 合作开放展格局
2025年1月,学校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举行“数智天工工坊”共建基地揭牌仪式。学校以“职教出海”为战略抓手,依托机电类专业优势,构建“校企同行、产教融通”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国际产业链深度融合。
学校建立“数智天工工坊”海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马来西亚、赞比亚、几内亚等国成功落地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皮带工及钳工技能培训、网页设计等一批课程标准,实现技术技能培训的本地化服务。积极开展双向交流,既吸引东南亚师生来校参与技能培训与文化体验,又组织师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参与国际技能大赛,构建开放互鉴的职教合作新生态。
平台建设方面,学校主动融入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职业教育联盟、中巴(中国—巴基斯坦)国际产教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江西)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联盟和“天工”江西职业教育出海联合体,向东南亚国家输出《电子商务》《动漫制作技术》等专业标准和《网页设计》等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中国职教标准的海外影响力。
学校将持续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主动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以“五金”建设为核心抓手,以数字化教学新生态建设为重要支撑,推动内涵建设从“有广度”向“有深度”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