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隐瞒克重 价格欺诈 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11-14 16:36发帖人:小小

中国黄金隐瞒克重 ,价格欺诈,侵害消费者权益

中国黄金店大欺客,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我以约31克的旧金饰(项链、吊坠、手链),竟只换回一件约14克的“足金手镯”,凭空损失17克,还额外倒贴700元差价!

2021年5月,我在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的中国黄金专卖店置换金饰。销售人员推荐“一口价”黄金,吹嘘其“款式新颖、工艺精湛”,却绝口不提真实克重。我理所当然地以为,置换遵循“克重相当”的基本原则,哪知商家早已设下陷阱——全程隐瞒关键信息,连发票也刻意回避克重。

直到近日,手镯上镶嵌的花纹突然脱落,我才发现这件“工艺精湛”的金饰实际仅有14克。按标价14070元计算,每克价格高达1005元,而当年市场金价不过每克428元!如此暴利,诚信尽失!

更令人愤慨的是维权过程。当我上门理论,店方经理要我自己拿出证据,证明他们未尽告知义务。难道如今消费者购物,必须自己全程录音录像才能保障合法权益?我们本是出于对中国黄金这一老品牌的信任,谁曾想“店大”竟成“欺客”的底气!

销售过程中刻意隐瞒克重,已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 “一口价”商品不以克重为主要计价方式,不等于可以隐瞒克重信息,更不是商家规避告知义务的借口。

我上网一查发现,中国黄金屡遭投诉“价格虚高”“隐瞒克重”“诱导消费”,这绝非偶然,而是其精心设下的消费陷阱:推销时避重就轻,对克重闭口不谈,成交后翻脸不认,再以“出货即成交有证据你自己找”为由拒绝售后。这样的套路,为何能在法律条款下屡屡得逞?

我不禁要问:商家如此热衷推销“一口价”黄金,是否因利润空间可以随意操纵?相比按克计价的透明,“一口价”定价更“灵活”——你说多少就多少,你说工艺精湛就工艺精湛,外行如何看透其中猫腻?

我置换的这件手镯,黄金原料成本究竟多少?究竟用了何等“神工”,能让价格翻倍不止?还有,“一口价”商品的定价到底由哪些部分组成?是否合理?是否严格遵循国家标准?

按照消费者权益法,不论是以件计价还是以克重计价,明码标价都是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克重作为黄金饰品的核心信息,属于必须告知的“真实情况”,不告知即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获得计量正确的交易条件。不提供克重,消费者如何判断价格是否合理?如何实现“计量正确”?无法获得“计量正确”的交易条件,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第二十条,经营者应真实、全面地提供商品信息,并明码标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进一步明确,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标明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克重,是黄金饰品“明码标价”不可或缺的一环。不标、不说,谈何“真实全面”?

 

中国黄金,套路不改,信任何存?若连最基本的诚信与法律底线都可践踏,品牌再老,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IMG_0465.PNG

本贴内容未经核实,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问政江西》栏目组 回复:

您好,您所反映的问题已转交至东湖区,敬请关注处理结果。

回复时间:2025-11-14 17:13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