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榫卯新章:旸田村科技寻根与艺术焕新行动

骄阳似火,映照着抚州金溪历经八百载沧桑的旸田古村。斑驳的村史馆、巍峨的邓氏宗祠与古朴的学堂,在时光深处静默伫立,诉说着赣鄱大地的厚重过往。2025年7月2日,新余学院“铁肩·小鲁班”红色薪火实践团在旸田村开展“榫卯新章:旸田村科技寻根与艺术焕新行动”实践活动 ,为这座承载着赣鄱大地厚重历史的古村落带来创新性的活化与焕新。
红色古建测绘

在村史馆前,实践团架起全站仪。精准捕捉建筑数据。测量结果显示,这座纯木结构建筑四面高程相差无几且角度规整,其设计之精妙令人赞叹。测绘过程印证了村落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并揭示了一段珍贵往事:此地曾作为红十一军的指挥所,且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解元。

步入历经六百载春秋的邓氏宗祠,高悬的“枢密府”、“仪同三司”、“姻联天派”三方宋匾,昭示着邓氏一族自南宋绵延的显赫荣光。这座殿堂不仅铭记了红十一军在此指挥的革命烽火,如今亦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鲜活剧场。测绘现场,全站仪精确测定藻井高程,棱镜反射的光线细致复刻了戏台石础的精美莲花雕纹。三进式格局所蕴含的“天地人”传统礼序智慧,被一一转化为精确数据得以记录。而祠内“忠义世家”牌匾,源于村中代代相传的送子参军习俗与入伍者绕村受贺的崇高荣誉。此次测量,深刻印证了古村得以完存至今,绝非偶然,实乃世代敬畏与守护之心的明证。
绘红色墙画

历时三日,旸田村墙绘“丰收与播种”顺利完工。创作中,小朋友们热情加入,童真笔触为画面添彩。队员与老师携手,以“中国”为界,左边绘就丰收的盛景,右边勾勒播种的希望,借 “I ❤ CHINA” 串联,让青春活力、家国情怀与自然意趣交融。


绘制时,笔触在墙间游走,仿佛触摸到乡村的脉络。丰收的金黄麦浪、播种的新绿萌芽,是对土地馈赠的呼应,“中国” 与爱心字样,更让家国情怀具象。这不仅是一幅墙绘,更是与乡村、与祖国对话的载体,让我们在创作里读懂乡土温情,也以艺术为媒,传递对家国的热爱,让这份情怀在乡野墙面,随风吹向远方 。
此次三下乡抚州站就此圆满结束了,在此次活动中,“铁肩·小鲁班“红色薪火实践团的学子们携精密仪器踏访其间,开启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以科技之尺精准测绘历史建筑的肌理,循迹先辈的红色征程,更执起画笔,在村舍白墙点染丰收与播种的生动图景,为古村注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