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缀乡音织锦,赓续田野诗行——三下乡实践故事分享

2025-08-08 22:36 阅读
扎克思麻

为增强实践队成员们的乡村认同感,让青年在与乡土的双向奔赴中读懂中国,7月5日至10日,江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了“讲好乡村故事”交流分享会。

【岩上清荷映古今】周敦颐笔下的丹霞诗境

初次参与“三下乡”外勤工作,便有幸踏入罗田岩。踏入罗田岩的瞬间,一方碧荷池率先闯入视野,仿若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诗意情境重现。这座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于一身的森林公园,以其独特魅力,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丹霞地貌构成了罗田岩壮美的自然底色。登高远眺,丹岩绝壁与苍翠林木相映成趣,山间小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为增强志愿者们的乡村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罗田岩的人文底蕴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作为《爱莲说》的诞生地,濂溪书院白墙青瓦间仿佛仍回荡着朗朗书声。摩崖石刻之上,岳飞“天子万年”的豪迈笔迹、文天祥饱含爱国热忱的诗篇,皆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历史故事。南禅古寺的晨钟暮鼓,悠悠传来,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空灵悠远的禅意。

此次游览让我领悟到,真正动人的风景,不仅是眼前的山水景致,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与对话。祈愿罗田岩能够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份如“光风霁月”般的文化清韵。

回顾“三下乡”前两天的家教工作,同样感慨万千。前往学生家中提前沟通时,家长的热情、孩子的礼貌乖巧,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浓郁醇厚的乡土人情。在教室授课时,与小朋友们的交流顺利且温馨,这段经历无疑已成为我记忆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篇章。

——周羽彤

【讲台初遇乡土光】藏在作业本里的璀璨星光

今日,我未参与外勤工作,而是在学校开展家教活动。这是我首次以教师身份面对学生,起初,我担忧学生调皮难以管理,然而,学生们的表现超乎预期。每一位学生都礼貌热情,积极配合我们这些家教老师的工作。其中有几位同学稍显腼腆害羞,但同样彬彬有礼,有问必答。

活动伊始,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辅导结束后,便陪伴他们进行体育运动。令人惊喜的是,其中唯一的女生竟是校篮球队成员,着实令人钦佩。

在今日的家教实践中,我发现了每个学生独特的魅力与长处,仅一天时间,便对他们有了初步了解。通过这三下乡家教实践,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也感受到了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眼中有一股纯真善良、积极向上的力量,相较于城市中满口网络流行语的孩子,他们更多了一份独属于这个年纪的天真与澄澈。尽管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他们从未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这段几天的经历,希望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力量,点亮更多希望之光,让他们的梦想乘着知识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王嘉

【纸鸢难系离别时】于都红土地上绽放的蒲公英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先后前往罗田岩森林公园、二苏大景区、瑞金红井、苏维埃纪念园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地,深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使我对当下的生活愈发珍惜。

活动最后一天的上午,我与小朋友们共同开展化学小实验,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与我们互动。随后,大家一起进行气球游戏,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气球大战中,简单的游戏便让他们收获满满的快乐。

送别小朋友时,心中满是不舍。小朋友说,“明年你们还会来吗?”“明年的今天再见!”。望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难以给出肯定的答复,因为这是我最后一次参与“三下乡”活动。尽管实际上我与他们仅相处了三天,因为前面我都在出外勤,没有和他们接触过,但这些小朋友纯真美好,他们送给我亲手制作的小手工,给予我真挚的祝福,还有小朋友向我索要电话号码,希望日后能够联系。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传授给他们足够的知识,但我坚信,我们为彼此留下了一段快乐的回忆。

这七天的“三下乡”活动充实、满足且幸福。于都的这段经历即将画上句号,再见于都,此次“三下乡”活动顺利收官!

——吴冰冰

【剪下春秋出新意】非遗守护者的百变匠心

今天我们走进了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探访了一位坚守非遗剪纸的师傅。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不仅细细讲述了自己的传承故事,还手把手教我们体验剪纸。

聊起传承,他说这些年一直在学校推剪纸课,从小学到大学,每周都上,现在当地孩子大多会剪。他总念叨“花样越多越好,没变化的花样就没有变化的剪纸”,教我们时也鼓励大胆尝试新图案,手里的剪刀翻飞间,传统纹样里总能看出新意。

虽然纯靠剪纸难以为生,他只当副业做,却从未懈怠。有人放弃,他仍坚持推广。看着我们剪出的作品,他笑着说“这就对了,有新想法才有新东西”。这一刻表现出,他守的不只是手艺,更是把文化融在日常里的踏实,让老手艺在乡土间慢慢发芽、鲜活生长。

——吴雨晴

本次活动如同打开一扇观察乡村的窗口,让实践队成员们真切触摸到土地的温度。在走村串户的交谈中,在田间地头的劳作里,他们不仅记录下村民对基础设施改善的迫切需求,更掌握了与不同年龄群体沟通的技巧,更让他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无数双温暖的手彼此相握,将点滴星光汇聚成照亮前路的银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