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探农业生产新形态,共谋乡村振兴新出路

2025-08-11 14:39 阅读
Lliyu_

2025年8月7日,江西农业大学“红章赣鄱兴农”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敖城镇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乡村振兴途径探索,先后探访夏径村千亩白莲基地与功阁村垂钓基地,在田间地头感受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与村民共话产业兴村的“致富经”。

探寻千亩莲花田 寻找创收新方式

在萧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夏径村千亩白莲基地,实地考察当地种植情况,了解生产销售困难。夏径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莲花种植产业。该基地承包近千亩土地,以莲子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带动周边群众务工一百余人,增加务工收入一百余万元,但存在农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价格波动大、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团队成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依托垂钓基地联动发展旅游业的建议,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集赏莲、采摘、垂钓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以此提升莲花种植基地的客流量,进而提高产业整体收入。

图为夏径村萧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参观莲花田。(付卓晨 供图)
图为萧书记请实践队员品尝莲子。(廖钰洁 供图)

感悟禾水文旅韵,摸索振兴新途径

离开夏径村,团队成员来到侠客行·山水功阁垂钓基地。当地工作人员介绍道:“基地充分依托禾水河人文和自然禀赋优势,开展休闲观光,水上垂钓等特色产业。既让城里游客体验到山水之乐,也让本地资源活了起来。同时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当地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务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团队负责人表示,该基地探索的 “生态 + 文旅 + 就业” 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范本。团队将通过调研报告系统梳理其运营机制与成功经验,提炼可复制的发展路径,为更多地区推进产业融合、带动群众增收提供参考借鉴,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工作人员打捞废弃的游船。(廖雯钰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向景区负责人了解景区现状(付卓晨 供图)

从夏径村千亩白莲基地的创收探索,到侠客行·山水功阁垂钓基地的模式提炼,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智慧链接生态资源与发展需求,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郑重写下属于青年一代的鲜活注脚。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满怀热情地扎根乡村,以坚定的担当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乡村振兴事业的推进以及乡土中国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作者:廖雯钰 廖钰洁 付卓晨 刘致岩 宋喻辉)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政府人员在政府门口的合影。(廖雯钰 供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