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窑火,传承文化根脉
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与发展,2025年8月9日,江西农业大学 “红章赣鄱兴农” 社会实践队赴吉州窑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体悟千年窑火背后蕴含的不变匠心,夯实传统文化自信的根基,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因地制宜,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吉州窑地处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街市由瓷而兴,窑业傍镇而旺,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讲解员向团队成员介绍道。回溯往昔,永和镇先民依傍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的天赐福地,将丰饶的生态馈赠与精妙绝伦的制瓷技艺熔铸一炉。挖土、拉胚、绘图、贴画、烧瓷等十余道精密工序塑造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瓷器珍品,为团队成员重现了这段因瓷而盛的文明印记,以及那部波澜壮阔的窑火传奇。

独具匠心,特色手艺焕发光彩
从古朴厚重的各色陶罐到栩栩如生的精巧佛像,馆中陈列的瓷器皆承载着制造者的赤诚心意,传承着世代相传的精湛手艺。贴花瓷器作为吉州窑最具创意的品种之一,将民间剪纸装饰的精髓巧妙运用于瓷器之上,实现了两种传统工艺的跨界融合。团队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剪纸与瓷器两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妙结合,更让人深刻体悟到古人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的严谨态度,以及 “守正创新” 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传统工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生命力。

协调发展,古窑遗址重焕生机
千年窑火虽已远去,但吉州窑所承载的匠心与文脉仍在延续。当地政府秉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念,将文物保护工作与小城镇建设、旧城改造、古村保护有机结合,通过系统性的规划与修缮,使曾经的吉州窑遗址成功转型为如今的吉州窑景区,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值得关注的是,景区建设同步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吉州窑景区的开放,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更构建了“保护-传承-利用”的良性循环,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千年窑火不息,文脉薪火相传。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传承这份匠心文脉的历史使命。未来将在创新实践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青春之力赋能以吉州窑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廖雯钰 廖钰洁 宋喻辉 付卓晨 刘致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