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鼓大地上,刻写青春的温暖与力量
当“愈见星海”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旗帜在江西铜鼓的夏风中最后一次舒展,为期六天的行程在汗水与感动的浸润中悄然落幕。回望这段铭刻于心的时光,我恍然明白,“三下乡”绝非简单的空间位移,而是一场灵魂向着乡土深处、向着人心最柔软处的郑重抵达——在铜鼓这片交织着红色血脉与人间温情的土地上,我奉献微光,更被它映照;我付出热忱,更被它重塑。
踏入铜鼓县第二中学的课堂,面对那些清澈又略带迷茫的年轻眼眸,教育二字在我心中有了前所未有的重量与温度。阳光穿过窗棂,在略显陈旧的课桌上投下明亮光斑,映照着少年们或专注或羞赧的脸庞。我们精心准备的课程,试图用贴近心灵的案例与互动,为他们推开认识自我、疏解压力的窗棂。当孩子们鼓起勇气,在课堂上分享学业的重压与人际的困惑,并尝试运用我们传递的方法去应对时,我清晰感知到一种静默的萌发——那些关于情绪管理、关于坚韧的种子,正悄然落入心田。
这绝非单向的传授,更是一种双向的唤醒:他们渴望被理解的眼神,同样照亮了我对“教育即生命影响生命”的体认。我凝视着前排一个女孩在小组讨论中逐渐舒展的眉头,那因紧张而紧握的手最终放松下来,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困惑与小小的期许。这一刻,课堂空间本身成为情感流动的容器,接纳着成长的困惑与勇气。那一刻我笃信,今日播下的心理健康的星火,终将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长途中,燃成照亮迷雾的篝火。
走进永丰敬老院,时光仿佛沉淀下来。医学专业的队员们俯身细致为老人测量血压、倾听心肺,那专注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抚慰;我们这些“外行”则用笨拙却真挚的双手打扫房间、晾晒被褥,更用倾听填满老人们的孤寂时光。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紧握我的手,掌心粗糙的纹路传递着岁月的温度,她讲述的往事碎片里,有艰辛,更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阳光斜斜地穿过老式窗棂,照亮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也照亮老人沟壑纵横的脸上舒展的、如同秋日暖阳般的笑容——那是对我们所有付出最珍贵的回响。
这让我深刻领悟,“老吾老”绝非典籍里的遥远箴言,而是需要躬身实践的日常关怀。它关乎生命暮年的尊严,更关乎一个社会的良心温度。凝视着老人浑浊眼眸中映照的暮色,我触摸到被岁月浸润的脆弱与坚韧。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一次真诚的俯身倾听,一个温暖的抚触,其力量足以对抗衰老的孤独,让尊严在时光的流逝中依然挺立。
在阳光益智中心,我遭遇了生命最本真的坚韧。初次面对那些特殊儿童羞怯又好奇的目光,我内心曾掠过一丝无措。然而,当我们蹲下身,耐心引导他们重复一个简单的康复动作,或全情投入一场看似幼稚的游戏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惊喜与随之爆发出的纯粹笑声,瞬间融化了所有隔阂。我目睹了一个行动不便的小男孩,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将一块积木稳稳垒上——他涨红小脸、眼中爆发的光芒,足以让任何旁观者热泪盈眶。
他们以微小的身躯展现的巨大勇气,是对“不可能”最有力的抗争。那些看似笨拙却无比执着的动作里,蕴藏着一种纯粹如水晶的渴望。陪伴他们的时光,是一场心灵的净化,它无声地告诉我:真正的关怀是平等的对视,是相信每一颗独特灵魂都蕴藏着冲破藩篱的力量。无需俯就,只需平视,在彼此灵魂的映照中,我们共同确认了存在的意义与尊严。
铜鼓的红色印记,则为我们此行注入了深沉的精神钙质。肃立于秋收起义纪念馆内,泛黄的照片、简陋的武器与详实的史料,无声地复活着那段血火交织的峥嵘岁月。讲解员低沉的声音,将先辈在铜鼓运筹帷幄、点燃燎原星火的智慧与胆魄,镌刻进我们的脑海。在化险地旧址,穿行于那些见证历史转折的院落与山径,我仿佛触摸到革命先辈在绝境中迸发的惊人意志与化险为夷的智慧。
置身于此,个人的得失顿显渺小,一种磅礴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先辈以生命为火炬照亮民族前路,生逢盛世的我们,又怎能不将这份为家国担当的赤诚融入血脉,扛起属于这一代的责任?铜鼓的山水草木皆是见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信仰的硬度——在历史转折的隘口,无数年轻的生命选择了最难的道路,只为心中那个微茫却坚定的未来。
六天的铜鼓之行,是一堂行走在乡土中国的立体思政课。我们在校园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在敬老院传递守望相助的温暖,在特殊儿童中心点亮不被命运定义的希望,在红色圣地汲取信仰的力量。汗水滴落处,是成长的印记;疲惫与感动交织,铸就了精神的丰碑。个体的力量诚然如星火微茫,但万千星火汇聚,便是足以驱散寒夜、照亮旷野的璀璨星海。这星海并非虚幻,它由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一次次真诚的俯身、一回回心与心的碰撞凝聚而成。
离别铜鼓,不是终点。我将带着这片土地赋予的深情与力量回归校园,把“愈见星海”的温暖实践化为持续前行的动力。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以更坚实的脚步投身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薪火相传。因为铜鼓让我懂得: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燃烧自我,更在于用这光芒去温暖、照亮更多需要被看见的角落——唯有如此,方能让年轻的灵魂在时代洪流中,留下永不褪色的温暖烙印。
当无数如我们这般的星芒汇聚,这片土地上被点亮的,将不仅是铜鼓一隅的希望,更是一个时代青年以心为灯、向光而行的磅礴气象。这气象,源于每一次对弱势者的俯身倾听,源于每一次对历史印记的虔诚触摸,源于我们共同相信——那渺小的星火汇聚,终将成照亮旷野的星海。
青春原非孤岛,其意义恰在无数生命与生命的联结、照亮与回应之中得以丰盈。铜鼓大地上的每一步,都在无声地刻写着:当无数微光选择彼此看见、彼此温暖,那生生不息的星海,终将重新定义寒夜的长度。(作者: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