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学子三下乡:投身宅治实践 赋能晓容发展

2025-08-10 22:13 阅读
💫

青砖黛瓦,古韵悠长。7月7日,江西科技学院“乡贤古韵振兴队”师生一行,来到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县,深入晓容村展开实地调研。他们此行肩负着明确使命:探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宅基地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促进古村落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和谐共生。

学思践悟,聚焦治理关键点

晓容村依山傍水,古宅与新居错落有致。队员们穿梭于阡陌巷弄,仔细丈量老宅墙基,观察新旧建筑风貌,从一砖一瓦中触摸历史变迁与当下的生活脉络。他们深知,宅基地是乡村空间的核心载体,其维护状况直接影响到村容风貌的延续、村民生活的舒适度和乡村发展的活力。此行,正是要将关于“留住乡愁”、提升乡村居住环境和文化传承等理念,转化为对基层实际情况的深刻体察。

深研“三治”融合,共议治理新路径

在村委会,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随即展开。围绕“宅基地治理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这一核心议题,村干部介绍了晓容村“依山傍水”的空间布局特点和传统营建智慧,并分享了当前在活化利用老宅、规范新建民居方面的实践探索与面临的现实难题。队员们结合前期学习研究的积累,特别是对“保护好传统村落”、“创新乡村治理”等政策精神的理解,与在场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聚焦宅基地治理中的关键难点,探讨如何在传承历史文脉与满足现代需求之间找到可行路径,为推进"三治融合"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古韵新颜相辉映,探求耦合发展平衡术

调研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晓容村的独特魅力:斑驳的红砖老屋承载着厚重的乡愁记忆,崭新的民居则洋溢着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蓬勃生机。这“新”与“旧”的共生,正是“传统与现代耦合”的生动写照。团队的核心关切在于:如何在宅基地治理中找准平衡点,既严格保护承载历史文化根脉的古宅古村格局,又依法依规满足村民合理的现代居住需求,并通过有效的村民协商机制达成共识,最终让古村落的风韵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独特资源和支点。

步履暂歇,思考未止

当日的调研行程结束,队员们收获的远不止于详实的建筑数据和治理案例。他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乡村振兴政策的实践内涵:守护好历史的“根脉”,才能在发展中留住乡愁、彰显特色;拥抱时代的机遇,需要创新治理模式激活内生动力。晓容村在宅基地治理中探索“三治融合”的实践,为理解“传统与现代的耦合”、为探索一条符合国情乡情的古村落振兴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地方样本。这趟调研之旅,也激励着学子们持续思考,如何为新时代的乡村书写更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出彩篇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