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大新干实践:产业非遗助振兴 青春关爱留守儿童

2025-08-11 16:54 阅读
CYL

当非遗酿造的窖香漫过千年陶瓮,当留守儿童的笑声点亮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月6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研究”实践队以“产业深耕”与“童心守护”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在吉安市新干县展开了一场物质与精神共富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活水润业:从非遗窖池到共富密码

在丘田村独龙泉畔,汩汩清泉正谱写乡村振兴新篇。“这眼泉曾是救命水,如今成了致富源。”村党支部书记聂建林抚过新修的泉水亭向队员感慨。实践队产业组循着水脉深入调研,见证独龙泉水如何从生活必需蜕变为产业引擎。

图为丘田村党支部书记讲解泉水资源产业化路径。李益龙 供图

在当地米酒厂,蒸汽氤氲中飘散着传统技艺的坚守。“泉水的矿物质成就了米酒灵魂。”酿酒师傅演示着浸米、发酵的古法工序。队员们亲手参与酒醅翻动,在陶瓮与木甑的碰撞声中,触摸到一条清晰的振兴链:泉水酿制特色酒→酒业带动就业→集体经济反哺基建→生态资源增值。这种内生循环模式,让非遗技艺从展柜走向产业链条核心。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古法酿酒关键工序。李益龙 供图

在江西赣酒文化馆,省级非遗的厚重底蕴震撼人心。虎方国青铜酒器、清代“天工开物”复原蒸馏器,昭示着赣酒跨越三千年的技艺传承。“非遗活化的核心是‘守正用新’。”赣酒集团负责人在工厂车间指着智能温控发酵池解释:“我们以现代科技护航古法精髓,让老技艺产出新效益。”当琥珀酒液从竹制酒甑缓缓流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味深烙队员心间。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酿酒制造环节。李益龙 供图

童心点亮:从艺术启蒙到生命教育

与此同时,丘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化作童心工坊。“红绫要飞起来才像哪吒!”9岁的小睿在团扇上挥洒颜料,实践队员以国产动画哪吒为媒激发美育潜能。原本紧攥画笔的孩子在色彩游戏中舒展眉头,20余把团扇上的哪吒各具神采——艺术正以最柔软的方式撬开封闭心门。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共同给团扇上色。李益龙 供图

“传球接龙”游戏区喝彩连连。曾因父母外出务工而沉默的男孩小荣,成功拿下冠军时高举双臂,同伴的掌声让他眼中首次绽放光彩。“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社会能力的实训场。”实践队员观察表明:大部分儿童在团体互动后主动表达意愿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体验传球接龙小游戏。李益龙 供图

安全课堂上演着沉浸式教学。“有人落水怎么办?”队员在河道模拟实景中示范仰漂自救术,孩子们接力模拟呼叫救援电话。结合电子设备展示的暗流危险,防溺水知识从说教变为肌肉记忆。“这种教学能救命!”童伴妈妈指着孩子规范的呼救手势感慨。

青春答卷:双向赋能激活乡村脉动

夕阳西下,实践队在米酒醇香与童声笑语中收获思考。“乡村振兴既要激活沉睡资源,也要呵护未来希望。”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为孩子们发放零食。李益龙 供图

这场双线并进的实践揭示出振兴新路径:以非遗技艺提升乡土产业附加值,用精准关怀补位乡村教育短板。当产业组的青年捧着新酿的赣酒走向田野,关爱组的孩子正将团扇赠予酿酒师傅——物质与精神的共生画卷中,青春力量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辩证法则。(张庆豪 陈宇琳 施蕾 陈俐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