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科院“薪火”照亮乡野:让爱与知识在特殊角落扎根

2025-08-12 15:49 阅读
百变小带鱼

当城市的喧嚣渐远,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带着热忱与知识,奔赴乡村与特殊场所的孩子们身边。这个夏天,江西师范大学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背起行囊,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支教之旅,他们的足迹留在了乡村幼儿园的教室里。

“老师,这个画画怎么涂才好看呀?”在赣鄱大地深处的一所乡村幼儿园里,孩子们围着身穿红色队服的队员们,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陪伴的缺失让他们对“新鲜面孔”格外亲近。

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课程:绘本阅读课上,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奇妙故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不时举手提出天马行空的问题;手工课上,五颜六色的卡纸在小手中变成了小动物、小花朵,孩子们举着作品欢呼雀跃;体育游戏时,队员们化身“孩子王”,和孩子们一起奔跑、欢笑,操场上传来阵阵清脆的笑声。

“比起知识传授,这里的孩子更需要陪伴。”队员李同学说,在支教的日子里,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大朋友。有个内向的小女孩总是躲在角落,队员们每天主动陪她说话、做游戏,一周后,小女孩终于愿意牵着队员的手,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这些细微的变化,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陪伴”二字的重量。

队员们还注意到,乡村幼儿园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教具和图书都陈旧破损。于是,他们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制作教具,用废旧物品制作了拼图、计数器等;还通过线上募捐的方式,为幼儿园筹集了一批崭新的绘本和益智玩具。

在法律课上,队员们结合案例讲解基础法律知识,告诉孩子们“自由的可贵”;心理疏导课上,大家围坐在一起,鼓励孩子们说出内心的困惑,队员们耐心倾听,用专业知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过去、规划未来。

心理疏导课

“有个孩子说,他以前从没觉得学习有什么用,但听了我们讲的故事,想出去后好好学门手艺。”队员王同学回忆道,这句话让团队备受触动。他们知道,一次支教或许不能彻底改变什么,但只要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向上”的种子,就是最大的收获。

为了让课程更有吸引力,队员们还采用了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模拟法庭的情景中,孩子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亲身体验法律程序的严谨;小组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十多天的支教时光短暂却充实。离别时,乡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拉着队员的衣角不肯松手,看守所的孩子们则在纸上写下“谢谢你们,我会加油”。这些朴素的表达,成为队员们心中最珍贵的礼物。

“三下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会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社会的温暖。

在支教结束后的总结会上,队员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学说,看到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更加明白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有的同学表示,和看守所的孩子交流,让自己学会了理解和包容;还有的同学立志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这场跨越城乡的支教之旅,不仅是江西师大学子用青春书写的奉献篇章,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赤子之心。薪火不灭,爱心相传,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公益,用青春点亮他人的梦想 。

文|郝邡博   宋佳   佟文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