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晚年四重奏
李水生
在这个崇尚速度与效率的时代,我们常常忘记了生命本应有的从容与智慧。对于走过大半个人生的老者而言,最好的活法不是追赶时代的脚步,而是在岁月长河中寻得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随遇而安,量力而行,自得其乐,难得糊涂"——这十六个字,构成了我晚年生活的四重奏,每一乐章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
“随遇而安”:与生命和解的哲学。
北宋文豪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却能在《定风波》中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千古名句。人到晚年,身体机能自然衰退,子女各奔前程,社会角色逐渐淡去,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遇而安不是消极认命,而是像水一样适应容器的形状。当我不再为子女不常回家而郁郁寡欢,当我开始享受独处时光里的愉悦,我发现岁月原来可以如此静好。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然后与之共舞,这是老年智慧的第一课。
“量力而行”: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许多老人不服老,仍想如年轻时一般劳心劳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退休后坚持每天游泳一公里而非年轻时的五公里,发现身体机能反而更加稳健。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不必过多"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适度运动、适量社交、适当学习,在能力范围内活动,才能保持长久的身心健康。认识并尊重自己的极限,不是示弱,而是真正的强大。
“自得其乐”:构建内在的快乐体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外在的成就与认可逐渐减少,构建内在的快乐体系变得尤为重要。我常常笔耕不辍,不为成为大家,只为活跃脑神经,防止老年痴呆。每当报刊发表我的一篇文章,那种成就感不亚于年轻时的事业巅峰。退休后,垂钓、游泳、打门球、下棋、写作,这些无需他人评判的爱好,在简单重复中发现细微差别带来的愉悦,是对抗老年孤独的良方。快乐从来不是他人给予的礼物,而是自己创造的技艺。
“难得糊涂”:历经沧桑的智慧抉择。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道出了大智若愚的人生哲学。老人常因过分较真而自寻烦恼——计较爱人和子女的一句话,纠结医生一个不确定的诊断,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争吵吵。学会选择性"糊涂",不是智力退化,而是主动过滤生活杂质的心灵净化术。当你有了"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豁达,便能在琐碎中找到安宁和快乐。平时,老伴常常对我唠唠叨叨,而我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发现家庭反而更加和谐。有些事,看清不如看轻;有些理,较真不如放下。
这四种智慧相互交融,构成了我晚年生活的完整图景。随遇而安让我接纳变化,量力而行帮我保存能量,自得其乐教我创造快乐,难得糊涂助我过滤烦恼。它们不是衰老的妥协,而是生命成熟后的主动选择。如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老年人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够欣赏多少;不在于控制什么,而在于释放什么。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时代,老年不是生命的尾声,而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以这四种智慧为指南,我们可以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晚年乐章——不一定响亮华丽,但必定深沉动人。毕竟,人生的价值从不以长度衡量,而以深度取胜;晚年的光彩不在于抗拒黄昏,而在于"为霞尚满天"。
作者系江西省武宁县政协退休干部
联系电话:1390702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