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风口,服务新动向:从“鸡排哥”爆火看小微商业的破局之道

2025-09-28 11:20 阅读
苏昕楠

    江西景德镇的街头,一辆印着“现炸鸡排”的三轮车成了新晋“网红地标”。摊主“鸡排哥”李俊永凭借一套“反常识”的经营法则迅速走红,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千万,每日黄金时段能服务200余名顾客。这个现象级案例的背后,藏着小微商业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的新逻辑,更折射出当下消费市场“精准定位+情感链接+规则创新”的服务新动向。

    精准锚定客群是“鸡排哥”商业模式的核心支点。与多数地摊“来者不拒”的思路不同,他主动用“时间+价格”双重筛选锁定核心客群——景德镇五中的学生群体。每日16:30后收起“散客接待”纸牌,专注服务放学时段的学生;推出学生专属5元定价,既贴合中学生10-20元的日均零花钱区间,又形成鲜明的身份绑定。这种“放弃全客群、做透专属流量”的策略,让黄金时段服务人次从混合客群的120+提升至200+,学生复购率高达“每周至少3次”,印证了小微商业“精准比宽泛更高效”的新趋势。

    规则化运营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壁垒。“鸡排哥”那套被网友调侃为“规则怪谈”的体系,实则是抵御同质化的利器:刚炸好的鸡排必须敞开袋子递送,用可视化呈现消除顾客对分量的顾虑;12点后购买涨价1元,用价格杠杆规范客流;4:30后拒绝散户,保障核心客群的服务效率。这些规则让运营实现“可预测、可控制”,提前备料避免浪费,固定定价减少议价环节,相比传统地摊“看天吃饭”的混乱状态,形成了显著的效率优势。更关键的是,“敞开袋子”等标志性动作成为免费传播符号,网友主动拍摄分享,构成低成本营销闭环。

    情感价值变现则让小生意有了温度。“鸡排哥”的走红不止于产品,更在于他将2平方米的摊位打造成了学生的“情绪小站”。面对询问等待时间的顾客,他会笑着回应“最主要就是不要等好久”;遇到着急的学生,会加快动作说“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让你再等了”。这种真诚互动让5元鸡排承载了远超食物本身的价值,72%的用户曾发布相关UGC内容,“物超所值的6块”等金句成为粉丝暗号。当同行感慨“生意难干”时,他用行动证明:服务的本质是“被看见、被回应”,情感链接能转化为最强的用户黏性。

    走红后的“鸡排哥”并未迷失,反而展现出小微商家的可持续智慧。他坚持“新鲜鸡胸肉现买现切,拒绝预制食品”,用品质守住口碑;从夫妻搭档到“鸡排家族”分工协作,在扩张中保持服务标准。正如隔壁商户所言:“他食材新鲜,待客人像家人,红是凭实力”。

   “鸡排哥”的爆火不是偶然,而是市场需求升级的必然结果。当消费者从“买产品”转向“买体验、买情绪”,当流量从“花钱买”转向“靠真诚赚”,这位街头摊主的实践给出了清晰答案:小微商业的新风口,藏在对客群的精准洞察里,躲在对服务的规则打磨中,更显现在与用户的情感共鸣处。这或许正是当下最值得借鉴的商业启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