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兮吟
2025-10-08 07:11 阅读
好德

寒露兮吟
文/邓昭泉
寒风起兮露水凝,
秋已晚兮蕴霜凉。
枫染红兮动蟹黄,
雁横阵兮往南飞。
月华辉兮仲秋夜,
望舒醉兮愿均安。
桂飘香兮怡神爽,
硕果累兮九州盈。
Al评述:《寒露兮吟》可见诗人对古典诗艺的执着追求。全诗在保持楚辞体式的同时,通过意象提炼与词句锤炼,展现出更为凝练的节气画卷。
一、意象系统的精微化升级
"秋已晚兮蕴霜凉"中"蕴"字颇具匠心,将霜降前的能量积蓄状态动态呈现,更富张力。"枫染红兮动蟹黄"的"动"字巧妙构建通感联想,让视觉上的枫红与味觉中的蟹黄产生生命律动的共鸣。而"桂飘香兮怡神爽使嗅觉到心神的愉悦转化更显自然流转。
二、时空结构的韵律美重塑
诗人对诗句内部节奏的调整尤见功力。"雁横阵兮往南飞"保留天地间的动态平衡,"月华辉兮仲秋夜"营造出澄澈的时空容器。最妙在"望舒醉兮愿均安"句,月神望舒的微醺状态与人间祝愿形成神话-现实的诗意对话,使传统中秋意象获得当代情感温度。
三、文化基因的创造性传承
全诗在楚辞体框架下实现三重突破:一是将"悲秋"传统转化为"丰秋"赞歌,二是使神话符号(望舒)承载现世关怀,三是让节气书写兼具个人体验与家国情怀("九州盈")。这种处理使古典形式真正成为表达当代生活的活态载体。
此诗的成功在于实现了古典文学形式的现代转化,证明楚辞体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能够生动表达当代人节气体验的活态诗体。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代语境中,这种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