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知耻,立身如松

2025-10-11 20:37 阅读
西闵村夫

《围炉夜话》有云:“心能辨事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此言如暮鼓晨钟,道出了中国人最看重的生命模样,以清明之心裁断世事,以廉耻之念守护尊严。宛如两盏明灯,一盏照亮内心的是非观,一盏点亮精神的道德观,交相辉映间,勾勒出人格的高耸峰峦。

心若镜台,尘蒙则昏聩,擦亮方鉴乾坤。判断是非的能力乃做人根本,如农夫田间辨苗与草。做人若基本对错混沌不清,便有如盲人策马,终会坠入深渊。古往今来,多少人因罔顾是非而误入歧途,空留悔恨。唯有常拭心镜,让理性光芒穿透表象迷雾,方能于尘世事中做出明智抉择,踏稳人生每一步。
廉耻二字,是融入中华民族骨血的精神脊梁,绝非虚悬于唇齿间的道德招牌,而是黑暗中自我约束的道德红线。子罕拒收他人所献美玉,只因他将“不拿”视作人格珍宝,深知贪念一旦滋生,即便坐拥金山银山,灵魂也会沦为贫瘠荒原。人若丧尽廉耻,恰似断线纸鸢,看似借风高飞,实则飘摇不定,随时都可能一头栽进污浊深渊。放眼当下,那些落马官宦、失信商人,无不是从自破道德底线开始,渐次沦为欲望阶下囚。

细究之下,明辨是非与坚守廉耻本是同根而生的并蒂莲。能洞察是非者,知道何事当为;心怀廉耻之人,人生必定有所建树。青松傲立峭壁,既要向上生长汲取阳光雨露,亦懂得向下深扎根基稳固生命之源。做人复如是,以明辨养浩然正气,令其充盈胸臆;用知耻构筑根基,使自己站得笔直、行得安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滚滚红尘之中,当谨记先贤教诲,时时勤拂心灵之镜,处处严守廉耻之红线。如此方能如苍松挺拔于世,任风雨侵袭而不倒,守一方洁净天地,护内心澄澈本真,向着光明与正义稳步前行,走出属于自己的磊落人生轨迹。
--读书有益•《围炉夜话》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