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桂花屋
桂花屋
江西日报社记者 曾焕平
石城县城琴江镇有名的景点是桂花屋。这里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文物。太平天国运动在南京覆灭,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福贵溃逃至石城县,在池家坳一战中失败,幼天王等五王被捕,幼天王关押在桂花屋,这一重大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彻底结束的标志。
桂花屋开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约1500平方米。清同治三年(1864)天京(南京)失守后,太平天国幼天王在干王洪仁玕等人的保护下,率太平军余部南下石城。石城县,隋开皇13年(公元593年)设场,以“境内四面环山、耸峙如城”著称,故名石城场。南唐保大11年(953年),升石城场为县,仍名石城。
1864年10月23日,幼天王在石城县池家坳被捕。干王洪仁玕等五王先后囚禁在桂花屋内。以幼天王为首的诸王在石城县的被捕,标志着历时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至此结束。
桂花屋作为这段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和历史信息载体,对研究太平天国后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石城县实际上成为太平天国陪都,逐渐形成以桂花屋为中心的太平天城。
198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溃逃至石城的大致经过是:
1864年8月30日,幼天王洪天福贵与干王洪仁玕等,率领12万将士,由广德经安徽宁国进入浙江,再由浙江进入江西玉山。
9月22日,得知浙江总兵王开琳已率兵追来,太平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江山,与刘明珍部战于草坪,结果全军覆灭。另一路,f幼天王等由玉山,进至杉溪,与总兵顾云彩部交战失利后,于28日进至铅山湖坊陈坊。
在陈坊,太平军又兵分两路。幼天王及干王洪仁玕等从茶山出泸溪(今资溪县),昭王黄文英等由云际关走福建光泽,约会于江西新城(今黎川县)。因闻江西按察使席宝田已在珀玕设伏拦截,黄文英部改从杉关出黎川。
10月4日,昭王与幼天王、干王等会于新城(今黎川县),然后从宏村南下,沿武夷山西麓,从南丰、广昌,直趋石城。被削职留用的原江西按察使席宝田等团勇在后紧追不舍。
池家坳战役中,幼天王洪天福贵藏身于山洞中被俘。
另一种传说,幼天王在古岭战斗中,不慎落入大山深谷,天明后,一直向南走至蜈蚣坑。因双脚溃烂,饥寒交迫而昏倒在小路上,被石城起义军小头目温耀同发现,将他藏到自家地窑中。不料,幼天王在温耀同家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反诗,被前来巡查的清军游击周家良发现。于是,幼天王被捕,温耀同也惨遭清军杀害。
有人传说,古岭战斗中,幼天王先掉入大山深谷,后辗转至石城县城,躲进了北廓邓裁缝的柴火间。邓裁缝可怜他,收他为徒,后见他行为古怪,且长相与衙门通缉的人十分相似,为了避免连累,只好报官,将他擒获。
也有人传说,不是邓裁缝报官,而是他在柴火间饥饿难忍,自己跑到田里挖红薯吃,才被团练发现的。
池家坳一战,幼天王被俘。太平军余部被逼上通天岩红崖丹壁。无路可退的太平军残部,纷纷纵身一跃,跌入深谷,壮烈牺牲。
可歌可泣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石城县悲壮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