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志在千里
2025-10-13 07:32 阅读
好德

七绝*志在千里
文/邓昭泉
志出曹操论伏枥,
在忠老骥砥躬行。
千禧一代不彷佛,
里俗奋蹄争向荣。
诗评:《七绝·志在千里》一诗以古喻今,托物言志,展现了跨越时空的进取精神。以下从意象运用、语言风格、思想内涵三个角度进行简评:
一、意象嫁接,古今相映
诗中巧妙化用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典故,却赋予新解。“论伏枥”暗含蓄势待发之态,“砥躬行”以磨砺喻坚守,将历史意象与现实奋斗交织。千禧一代与老骥形成时空对话,打破代际隔阂,凸显精神传承的连续性。
二、语言张力,雅俗共构
前两句以文言骨架构筑苍劲意境,“砥躬行”三字如石刻般凝重;后两句转入白话节奏,“不彷佛”(意为不仿徨)以口语化表达增强时代感,末句“奋蹄争向荣”回归传统诗语,形成雅俗之间的张力平衡。
三、哲理纵深,励志出新
作品突破传统咏志诗的个体抒情,构建集体奋斗图景。“在忠老骥”强调忠诚于初心,“里俗奋蹄”象征平凡中的坚持,将豪言壮语转化为具象行动,使“志在千里”的古老命题焕发新时代的实践意义。
此诗可贵在古典诗形与现代精神的融合,用七绝的凝练框架承载当代青年群像,在二十八字的方寸间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