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亲的礼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至今,父亲依然记得,在我出生后不久的一天中午,他喝了点小酒,躺在堂前的摇椅里得瑟,村干部上门索要罚款,他二话不说,交了400块巨款,然后继续得瑟。
我不那么听话,是打娘胎开始的。母亲怀我的时候,因为是偷生,东躲西藏,总盼着我能早点出来。然,我足足在她肚子里待满了11个月,期间,母亲挺着大肚子各种跑跳,打催产针,都无法撼动我不想离开安逸娘胎的决心。
即便碰到我这么个不省心的玩意,父亲还是得瑟。为他偷偷摸摸做成了一件大事,也为他又有个儿子了。
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电工、木匠、车床、电焊、机修、银匠,他都能做,而且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为了解决上厕所难问题,他甚至独立制作了全村第一个独立卫生间。他和母亲一道,用勤劳撑起了家庭。
作为家里的老幺,我还是很得宠的。小时候,父亲不太下手打我,气急了,也只是提着我的衣领,把我扔到门外。起初,还是很怕的,几次过后,我摸清了规律,被扔出去不超过十分钟,母亲就会打开门,放我进去。以至于后来,扔着扔着,也就习惯了,反正出去哭一会就好。
上小学后不久,三个子女读书、盖新房,迫于经济压力,父亲选择了外出务工,跟着外公在湖南学银匠。那时候,没有昌铜、昌栗高速,没有动车,没有高铁,湖南,还是个遥远的所在。父亲一般一年回家两次,中秋一次,过年一次。
我从小就是个有心没嘴的人。每到临近父亲回家的日子,我总会没心思和小伙伴玩,早早回家,乖乖坐在门槛上,等着父亲。真的,不仅是因为好吃的月饼、糖果。也许,是因为长时间没被父亲提着衣领扔出家门,有些不自在。
和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和父亲表达、沟通,我也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个常年在外的男人,也需要关心。直到大学时一次和他通电话,让我心生愧疚,我们才正式建立了沟通的桥梁。
从高中到大学,有那么一段时间,讲义气,够兄弟,好面子,贪玩,整天就知道没皮没脸地问家里要钱。那天,又是没钱了,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真没钱了,让我自己打电话给父亲。接电话的时候,父亲正在给别人打金饰,很平和地说了句,我过会打过来。
放下电话,我的小心脏跳得很快。又期待父亲给我打电话说给我汇钱,又害怕父亲会痛骂我乱花钱。忐忑了半个小时,父亲的电话来了。没有爽快地给我汇钱,也没有痛骂,他说,他能力有限,赚不到那么多钱,他有些累,过几天才发工资,有钱了给你汇。
几句话,说得很平和,也很无奈。我知错了。我觉得自己突然懂了点事了。
2004年,我终于毕业了。最小的儿子也毕业了,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父亲也决定结束十几年的外出务工生涯,回家。虽然家里的事,我说不上话,但我还是为父亲结束漂泊而感到高兴。
该我上场了。
可正在我迫切需要尽快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父亲的身体出了状况。2004年夏天的一个凌晨,天才蒙蒙亮,母亲的电话打来,叫我跟哥哥赶紧回老家。感觉情况不妙,一路上,我们两兄弟没说一句话。到家里,父亲躺在床上,情况很不好,眩晕症,一睁开眼睛就吐。
送医院的路上,因为有其他人在,我一直没有说话,也克制了自己的情感,不让眼泪流出来。我还在实习,花的还是家里的钱,午饭4元钱的快餐,要先把饭吃完,端着剩下菜的碗,去央求老板再加点饭。我还没赚钱,父亲把我养育到了大学毕业,而我还没做出任何物质上的回报。
我很怕。
到了医院,单子开下来,要各种检查。为了节省时间,我把父亲背在背上,把腰弯成90°,大步慢走,尽量保持少颤动,让他稍微能舒服些。可,这是我能做的全部。我一路泪如泉涌,不停地跟父亲说,你不能有事,你一定不能有事!你的小儿子长大了!
那天晚上,我执意让我一个人留在医院陪父亲,一整晚,没合一下眼,就那样呆呆地看着父亲,心里默念着菩萨保佑。好在,凌晨4点钟,父亲醒来,说感觉好多了,甚至可以下床。搀扶着他走出病房去上厕所,我发现,天亮了。
那年冬天,我开始赚钱了,虽然不多,但可以养活自己了。春节前,父亲来了南昌,我带着所有的积蓄,还有单位发的600块过年的商场现金券,陪他逛街。在百货大楼,给母亲买了双鞋子,是父亲点头可以买的,600块,把现金券花光了。再要给他买礼物,他一直不肯要,嫌弃贵了。直到走到了adidas店里一个打折的推车面前,看了又看,最后买了一双折后246元的鞋子,是我掏的钱。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赚的钱,给父母亲买了礼物。他们让我花这个钱,也是在个我了心愿。
这双鞋穿了好多年,最后是磨出了洞,实在不能穿了,才被放弃的。
后来,给父亲陆陆续续也买过一些东西,保暖内衣、凉鞋什么的,但他总是不开心,叫我不要去乱花钱。知道他不舍得我花钱,为了给他买点东西,还得费些脑筋。一次,和他一起逛商场,说有同学在深圳,每年厂家都会给他们送鞋子,让他去试一双,我叫我同学顺一双来。连哄带骗,挑了一双试,680元。过了半个月,我花钱把这双鞋买了,说是同学寄来的。可后来,这事还是传到了父亲耳朵了,那双之前穿得很合脚的鞋,他说穿小了,怎么也不穿,执意要给我。
我知道父亲的意思,无非还是觉得我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体量我当时房子、车子都还没有着落。从那以后,我基本没再给他买礼物了。他有心结,买了也不开心。
前些天,是他61岁生日,想着这是我有房有车后他的第一个生日,斗胆给他送个礼物吧。记忆中,小时候他提过遇见商场打折,一个三头的剃须刀没舍得买,很是遗憾。我给他选了个飞利浦的剃须刀,不太贵的那种。拿到礼物的时候,父亲只是说了句,过个生日,要买东西去作甚,并没有多说什么,拆开包装,研究说明书去了。
为了给父亲过好生日,我提前给哥哥姐姐打了电话,告知他们,父亲生日快到了;因为父亲不肯去酒店吃饭,请哥哥出马动员;挑选礼物,要挑适用的,千万不能选很贵的……显然,我私下里做的这些,父亲心里都知道,那天,他跟我说,你不要做那么多,你的心意我知道。我回了句,生活好了,总要有生活好了的活法。
成功到酒店里给他过了生日,买了蛋糕,送了礼物,确实费了不小的劲。跟父亲打交道,很累,也很幸福。以后,在送礼物给他的这件事上,我俩肯定还会有一番“较量”。也许跟经济条件无关,只因为我是老幺,永远是那个懂不了事的孩子。
其实,生我之前,父母已经儿女双全了,生我,完全是因为村里有人罚款300块,要了第三胎,爹妈觉得不能丢人,这才花了400块,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我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