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浸心,十月静燃 ——读安东尼《绿》有感

2025-10-18 21:54 阅读
读友_W45R28

作者: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梁雯,曾珺

  十月,是被秋意浸润的时节。窗外的梧桐树叶,在午后斜阳的映照下,如同一枚枚被光阴烤制的书签,翩然坠落。风里携着微凉的湿意,悄然钻入半开的窗棂,拂过面颊,带来一种令人心神沉静的提醒。就在这样一个万物从喧腾走向沉淀的季节里,我翻开了安东尼的《绿》,试图在文字中,为漂浮了一整个九月的心绪,寻一处安稳的落十月。

  《绿》是一本彩色的、絮语式的私人日记,是一串散落在时光草丛中的玻璃珠,每一颗都映照出生活的一个微小切面。安东尼用不加雕琢的笔触,记录着异国他乡的一餐饭、一场对话,或是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一种温和的、持续的陪伴。这种文字,与十月的天空何其相似——云层高远,天光柔和,只是静静地笼罩着你,给你足够的空间去呼吸和思考。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刚刚过去的九月。那时的我,仿佛一艘刚刚启航便遭遇乱流的小船,被开学初各种纷至沓来的事务裹挟着:社团招新的眼花缭乱,对未来方向的隐隐担忧,以及人际交往中那些微妙的、需要小心平衡的瞬间……所有这些,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让我在忙碌的间隙里,常常感到焦虑与疲惫。

图为小船。图片源于网络。

  而从九月到十月的过渡,恰如一场无声的疗愈。正是在这样一个心绪需要整理的当口,我遇见了《绿》。书中,安东尼写他在一个下雨的午后,煮了一壶茶,看着窗外的行人发呆,什么也没做,却感觉“时间被很好地浪费了”。他写“我们都在学习如何与自己安静地相处”,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我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图为午后的煮茶时间。图片源于网络。

  我忽然意识到,我九月的所有焦虑,或许正源于对“安静”和“停滞”的恐惧。我害怕无所事事,于是用虚假的忙碌填满所有时间,忘了问自己,是否真的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安东尼的《绿》,就像一位朋友,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只是用他记录下的那些宁静、琐碎而美好的瞬间,告诉我:慢下来,没关系。感受当下,没关系。甚至,偶尔的迷路,也没关系。

    于是,我开始尝试像书中所暗示的那样,去践行一种“十月的活法”。我在日程表中留出空白,一个人去校园里走走,听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的沙沙脆响。我允许自己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周末下午,完整地读完一本与学业无关的闲书。在这些被“浪费”的时间里,我发现,那些困扰我的焦虑,竟像被秋风吹散的云絮,渐渐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的稳定感。

  如今,站在十月的尾声回望,我才真正理解“心火疗愈时”的深意。那“心火”,并非熊熊燃烧的烈焰,而是在渐深的秋凉中,一盏温暖而明亮的小灯。它可能来源于一本好书的启迪,一次与自我和解的独处。安东尼的《绿》,便是为我添上灯油、拨亮灯芯的那双手。

图为明亮的灯。图片源于网络。

  秋意浸十月,心火静燃时。感谢这个安静的季节,它让我学会在外部世界的节奏放缓时,不再恐慌,而是转向内心,去发现并守护那片属于自己的、深沉而坚韧的绿意,让那簇名为“自我”的心火,在寂静中,燃烧得更加澄澈而明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